宁波城网配电管理系统的建设

来源 :中国城市供电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ye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宁波城网网配电管理系统正在建设中,配电管理系统包括一个主站运行管理中心和三个配网调度中心.配电管理系统包括4个方面功能,即配电自动化、地理信息(GIS)、故障投诉(TCM)、配电网分析.通过配电管理系统的建设提高配电网现有设备的管理水平、供电质量、服务水平、即最终达到目标为:(1)实现配电网管理自动化(2)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3)实施配电网经济运行,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4)改善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系统、通信网络、数据库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电力市场的要求,特别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IEC61970系列标准的出台,使第四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正逐步形成.本文概述了在新一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选型中,一定要注意几个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对系统的开放性、系统的数据库构建、系统的实用性、系统的网络安全体系等的要求要与国际标准和规范接轨.
本文通过基于IEC61970的标准化EMS/SCADA一体化实施和基于XML的CIM导入/导出工具,主要解决了EMS与SCADA的Topology(拓朴)、Wires(电线)、Meas(量测)、SCADA包的互相导入导出,实现了信息的交换.通过SCADA提供图形格式由EMS自动导入,实现了EMS与SCADA图形的统一,减少了维护的工作量和出错的机率,大大提高了EMS的实用化.
作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基础的远动通信规约也在不断发展,其类型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完善,从开始的循环上送(CDT)方式到问答式(POLLING)方式,从点对点方式到点对多点方式,从常规通道(串口)传输方式到如今的网络TCP/IP传输方式,可以说是纷繁多样,特点各异.本文对目前国内配网自动化中常用的远动规约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和比较,并分析其在配网自动化中的通讯规约的特点.
通过在模型、算法及错误数据冗余这三方面的多重考虑,OPEN-2000D系统强化了其在实施馈线自动化DA时的安全性水平,并且在苏州、青岛、福州等多个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实际投入在线运行,投运前的现场实验也验证了其动作的可靠性、结果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近些年,不同阶段需求形成的负荷控制、配变监测、无功补偿、远程抄表等用电系统,在供电企业用电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系统规模扩大和数量的增多,这些独立系统信息难以共享、功能重复交叉、综合投资较大、运行维护困难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针对企业用电管理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通过标准化设计整合这些系统的想法,给出了多功能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本文首先对1999年~2003年我国电力系统高压开关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压开关发生故障的原因,重点对国产SF6高压开关设备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相应技术对策.
配电网中装设微机消谐装置等二次消谐措施,和装设中性点消谐阻尼电阻、选用消谐型电压互感器等一次消谐措施,其作用机理不同,各有所长,同时也各有局限性.在同一配电网中,只有两者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消谐功能才较为完善,所以只要条件许可,上述两类消谐措施宜同时采用,为确保设备安全,同时采取限制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措施仍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和丰富的实践结果表明,在选定中压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时,限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危害性是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从综合经济技术指标来看,以谐振接地方式为代表的小电流接地方式优于其他接地方式,这是中压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发展的总趋势,并且已经和正在成为国内外广大业内人士的共识.
随着人们对V型复合绝缘子串特点的进一步认识,V型串将会在紧凑型线路中得到广泛的采用,并为市区110~220kV变电站的电缆进、出线方式,由"地下改为架空"创造积极条件.考虑到钢管单杆四回的安全可靠性,杆塔强度和基础的设计安全系数,比常规要求大一些为宜.新型相间间隔棒在大档距超高压线路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如果应用到市区内档距较小(比如100m左右)的单杆多回架空线路中,影响景观效果,建议暂不推广.
如何提高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可靠性,设法降低绝缘导线在运行中遭受雷击断线故障,已是刻不容缓的工作.对于雷击问题显著的区域,更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对应的防雷措施.到目前为止,线路防雷计算所依据的很多概念、假定和参数都不是十分正确和完善的,由某些推论得出的计算结果只可以作为衡量线路防雷性能的相对指标,只能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作用大小,所以,应当更多地重视线路运行的维护和经验的积累以及分析.为防止雷电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