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KL-40和VEGF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

来源 :2013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ow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人类软骨糖蛋白-39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3例尖锐湿疣组织和10例正常包皮组织中YKL-40和VEGF的表达.结果:尖锐湿疣组织中YKL-40和VEGF阳性强度多在(++)~(+++),正常对照组多在(-)~(+),两组蛋白表达阳性强度分别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蛋白表达的相关性(r=0.27,P>0.05)及在不同临床因素的表达尚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锐湿疣组织中存在YKL-40和VEGF过表达,YKL-40和VEGF的过表达可能对尖锐湿疣的发生发展有一定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308 nm准分子激光与高能紫外光治疗儿童白癜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0例儿童确诊白癜风患者(年龄4-14岁),治疗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分别采用308nm(X trac颠峰)准分子激光和高能紫外光(DuaLight)照射,每例患者至少在相同部位皮损大于3处(为设立空白对照)共计380处皮损,每周治疗2次,共30次,疗程结束后根据皮损复色程度评价疗效.结果:采用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的
会议
患者女,29岁。一年前出现外阴溃疡,伴有疼痛出血。皮肤科情况:全身皮肤粗糙老化,头面轻度脂溢性皮炎,左面颊可见浸润性红斑,右额及颈部有数个半球型软疣。
会议
自1952年第一次外用氢化可的松治疗皮炎湿疹以来,皮肤科临床治疗就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因此与皮肤科临床医生结下了不解之缘。皮质类固醇激素因其具有强效的非特异性抗炎、抗过敏作用,能够快速改善和控制各种炎症和过敏症状,疗效显著,因而被广泛应用。但随着激素制剂的种类增加及使用范围的扩大,近年来由于使用不当和滥用带来的副反应也接踵而至。
会议
潜伏相关转录体基因(LAT)是单纯疱疹病毒(HSV)潜伏感染期间唯一可以大量转录,并可检测到的基因。研究表明LAT在HSV潜伏、复发中表现出多种功能,被认为在HSV潜伏复发中起关键性作用。本文综述了LAT基因的抗凋亡作用及其区域,以及这种抗凋亡机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并探讨了在抗凋亡方面LAT基因对HSV潜伏复发的意义。
会议
UVB照射引起肿瘤发生是由DNA的损害、肿瘤生长相关基因的转录调节及一些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所介导的。能引起DNA氧化的活性氧(ROS)水平的升高导致了UVB对DNA的间接损害。作为第一种口服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烷基磷脂,哌立福辛在潜伏期模型及Ⅱ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抗肿瘤活性。相对低剂量的哌立福辛显著地加强了紫外线诱导的皮肤细胞的凋亡(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这与活性氧(ROS)的显著增加、神经酰胺的
会议
Carboxyl-terminal binding protein 1 (CtBP1) has been shown to suppress the transcription of several tumor suppressors in vitro.Paradoxically, a previous report showed that CtBP1 mRNA was downregulated
会议
低热效应能否对烟曲霉生物膜形成及其药物敏感性产生影响还清楚.本文旨在探讨在低热效应作用下(37℃、39℃和41 ℃),烟曲霉生物膜的形成以及生物膜的药物敏感性是否受到影响(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和米卡芬净).结果显示持续低热效应温度越高,孢子的萌芽率越高、菌丝长度越长,但是极性生长情况越差,生物膜厚度越薄.该效应联合米卡芬净或伏立康唑作用下,不同温度热效应之间对生物膜形成量和活力不存在差异.但是该效
会议
目的:观察生物共振系统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的效果。方法:将生物共振系统提供的921种常见过敏原筛查出变应原并利用生物波逆转、放大后回输人体进行脱敏治疗。结果:停止脱敏治疗6个月后随访统计,生物共振系统脱敏治疗的有效率为73%,痊愈率为39%。结论 摩拉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可有效地治疗慢性荨麻疹,无明显不良反应。
会议
患者男,48岁,周身起红斑伴痒5d.患者一个月前曾因尿酸高自行服用"别嘌呤醇"半个月;7d前出现发热、体温38.C,咽痛,5d前面部出现肿胀,院后查体:面部肿胀,鼻周、口周见黑褐色结痂,颈部、躯干、双上肢弥漫潮红,双下肢双足见紫癜样皮疹.未见粘膜损害.诊断: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会议
血瘀型白庀多病史较长,久治不愈,皮损肥厚浸润呈皮革状,鳞屑较厚,瘙痒较重,,不易消退,疗程长,疗效差,成为临床难治、棘手的疾患。我科通过长期临床摸索、总结,不断开展、丰富新疗法,缩短起效时间,使疗效显著提高。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