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张力类型恢复的重要性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前交叉韧带的损伤十分普遍,据估算,每年在美国大约有200000患者接受前交叉韧带的重建手术,在我国,由于运动普及率差和医疗条件的限制,每年大约有25000患者接受手术,虽然过去的几十年间,前交叉韧带的非解剖重建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时至今日,仍不是一个完美的手术。术后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前交叉韧带的张力类型的改变是其中重要的原因,本文就前交叉韧带重建如何恢复张力类型的问题做深入的探讨。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细胞因子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1α)、血管内皮生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分别在中老年患者(体力劳动者)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纤维环破裂型和纤维环完整型腰椎间盘组织的相关性。更深入的了解腰椎间盘退变机制,为生物学方法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提供新的思路。
Spinal cord injury (SCI) often leads to a permanent motory and sensory function impairment which involves two pathological process, includ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jury.
目的:评估Oxford Ⅲ单髁假体治疗中老年膝关节内侧间室退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因膝关节骨关节炎内侧间室退变行膝内侧单髁置换术的中老年患者71例(共75例膝关节),年龄介于45~69岁之间,平均年龄59.3岁,其中左膝34例,右膝41例.
目的:探讨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的手术策略及并发症预防:前路还是后路? 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3例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男24例,女49例,年龄54-75岁,平均63.7岁.
目的 探讨腰椎间孔镜治疗老年性腰追管狭窄的诊断、减压范围、手术技巧及手术疗效。方法 对2015-2016年有8例诊断为典型腰椎管狭窄症,同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在局麻下腰椎间孔镜下行腰椎管270度减压神经根松解术。结果 根据术中减压范围和术后三维CT发现老年性腰神经根管狭窄减压范围主要在盘黄间隙和上下关节突内上侧1/4后侧黄韧带和骨性结构,采用腰椎间孔镜下270度减压能完全减压和松解神经根
开放性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化高速工具所造成的开放性骨折日趋严重,病情越发复杂,治疗更加困难。开放性骨折常常是高能量的损伤,所以骨和软组织创伤可能很严重,骨和软组织愈合环境差,对细菌的抵抗力弱。感染是对骨折愈合不利的影响因素。而控制感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早期彻底的清创,使得开放污染的伤口转变为接近无菌的创面,防止感染,为组织修复和骨折治疗创造条件。若处理不当,创口感染将延长
目的:评价经皮撬拨复位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2015年共38例采取经皮撬拨复位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方法治疗的内踝骨折病例,其中男28例,女10例,手术时年龄为21~58岁.适应证 a.手法复位失败者; b.内翻骨折,内踝骨折块较大,波及胫骨下关节面 1/2 以上者; c.外翻外旋型内踝撕脱骨折,尤其内踝有软组织嵌入; d.胫骨下关节面前缘大骨折块; e.内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联合小关节突封闭治疗腰痛患者的疗效.方法:2012年6 月~2013 年6 月,采用侧后路经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联合小关节突封闭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共38例,术前腰痛VAS 评分为6.71±1.13分,ODI评分为74.31±9.73 .
目的 应用数字技术模拟单髁关节置换术中股骨侧髓内定位过程进行术前个性化设计来指导股骨标本的单髁关节置换手术,以期获得良好的股骨假体力线,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性依据。方法 成人股骨标本40根,术前CT扫描和Mimics软件建立患肢股骨的三维模型,模拟术中股骨髓内定位杆的使用,使髓内定位杆侧位平行于髓腔,正位与解剖轴为7°外翻,确定髓内定位杆在股骨髁的进针点;在关节置换术中按术前确定的进针点进行股骨髓内
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 is an effective and specific method for silencing genes. However, an efficient and nontoxic carrier is needed to deliver the siRNA into the target ce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