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气缸体轴承座侧面和止推面工艺尺寸链分析和计算

来源 :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789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YC6108ZQ系列柴油机气缸体430-1002114产品图中轴承座侧面和止推面的设计尺寸链要求,从公司现有设备精度出发,分析并计算出一套适合产品图要求的工艺尺寸链,在机械加工中保证了装配时曲轴的轴向定位,保证了合格的轴向止推间隙,避免了因间隙过大引起的曲轴轴向窜动或间隙过小引起的烧止推瓦。
其他文献
建立了研究用汽油机的分析模型,基于模型研究了壁面温度、燃油落点位置、喷射距离、进气回流及喷油时刻等因素对汽油机附壁油膜挥发速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燃油落点位置及喷射距离的调整,将燃油喷射到温度高的区域有助于油膜的挥发;进气回流会增加传递给油膜的热量,此外带来的气流运动都会促进油膜的挥发;推迟喷油时刻对油膜的挥发有不利的影响,但随着壁面温度的升高影响减弱。
配有EGR系统的CA4DC柴油机在EGR阶跃工况下,瞬态响应性差。本文提出EGR阀峰值冲击法的控制策略,并研究该方法对EGR阶跃工况瞬态响应性的改善效果。试验结果证明,采用峰值冲击法的EGR控制策略时,当峰值持续期为1s,EGR率过渡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缩短到2.5s,能够有效提高EGR阶跃工况下的瞬态响应性。在EGR瞬变工况中,通过分析5s、8s、10s的瞬变工况时,0、10%、20%…..100
汽油机小型化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汽油机主流发展技术,然而其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大负荷下的爆震和碳烟排放,以及冷启动工况的HC排放问题。本研究在某款增压直喷汽油机上分别在爆震工况以及冷启动工况采用燃油两次喷射策略和单次喷射策略,通过对比两种喷油策略并经研究后发现:在爆震工况,两次喷射策略可以改进燃油的雾化质量和蒸发潜热的效果,抑制发动机爆震倾向,减少碳烟的排放;在冷启动工况,两次喷射策略可以使得混
本文基于一维BOOST及三维FIRE软件通过模拟计算,对可变气门升程与可变滚流调节阀机构在增压直喷发动机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对两种机构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首先搭建一维BOOST模型,以试验数据为依据对模型进行校准,分析两种机构对泵气损失及油耗的影响,同时为三维燃烧计算提供计算边界。之后,采用FIRE软件对两种机构进行燃烧计算,从缸内流场、油气混合、湿壁方面对两种机构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可变气门
针对于增压柴油机恒转速升负荷瞬态工况引入EGR对于碳烟和Nox控制的矛盾,基于增压柴油机瞬态工况全程仿真平台,提出并实现了以瞬态排放综合优化为目标的基于EGR阀开度反馈的相邻档位调控策略,并通过增压柴油机瞬态测控试验平台验证了其可行性与有效性。该控制策略对于增压柴油机瞬态工况碳烟和Nox排放的综合优化效果明显:一方面,虽然与以往控制策略相比瞬态烟度排放总量略上升9.5%,但仍比控制限值低9%,达到
随着国际燃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各类型发动机使用廉价的燃油成为节约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重油以其相对低廉的价格、可观的产量,使其具有很高的市场潜力。但重油含有大量较大分子HC导致其粘度大,流动性差,同时组分中含有较多的沥青质和残炭,使得燃用重油的发动机有害排放严重恶化。本文采用纳米复合氧化物添加剂Ce0.9Cu0.1O2,Ce0.9Zr0.1O2以一定比例加入重油中,在发动机台架试验中研究其对改善燃用重
采用偏NH4VO3和TiO2为前驱体制得了SCR催化剂涂层所需浆料,将浆料浸涂在蜂窝陶瓷载体上,得到整体涂覆式SCR催化剂。在催化剂浆料中添加5%~11%硫酸盐,研究硫酸根及不同添加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在模拟评价装置和发动机台架上对上述催化剂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9%的硫酸根对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具有明显改善作用,200℃NOx转化效率从49%提高到71.9%,涂覆制得催化剂大样,在发动机台架测
建立了某缸内直喷(GDI)汽油机三维数值模型,并对喷雾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进而应用CFD商用软件FIRE对GDI发动机在活塞起动位置处于压缩上止点前60°CA起动时燃烧室内气液混合流的浓度场和速度场的动态分布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喷油时刻和喷油量对火花塞附近混合气浓度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喷油参数对首循环着火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喷油时刻和喷油量对缸内气流运动和火花塞附近混合气的形成等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ONVERGE对进气道喷射汽油机-7℃冷起动时前3个循环进行可燃混合气形成的数值计算,研究了喷油量、喷油时刻、喷油位置、燃油温度以及两次喷射对混合气形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喷油量的增加,缸内当量比呈线性上升,但过高油量抑制燃油蒸发。在闭阀喷射时,过早喷油会使燃油蒸发率下降,喷油位置在进气阀背面其燃油蒸发率大于进气道底面。在开阀喷射时,混合气形成不均匀,指向气阀内侧时缸内
生物质燃料为环保可再生能源,是全世界大力推广的绿色能源。本文在一台压燃发动机上,主要研究了DMF-柴油混合燃料(D40)在不同EGR率下的燃烧和排放特性,并与汽油-柴油混合燃料(G40)做了对比。结果表明,D40滞燃期较长,指示热效率较高,但最大压升高较高。在整个EGR区间,并没出现soot-bump,不存在传统燃烧的NOx和soot之间的矛盾关系。虽然理化特性与汽油相似,但主要由于滞燃期不同,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