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粕中多肽的制备工艺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中药化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_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桃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富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多酚类成分等,由于高达90%的不饱和脂肪酸,使得其已经开发成为优质核桃油并投入市场.但去油后的核桃粕的综合利用却一直在研究,核桃粕中主要富含蛋白,其水解的多肽成分成为研究的热点,因其具有易吸收、抗氧化、神经保护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和利用前景.因此,本文就近几年来对核桃粕中多肽的制备工艺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核桃多肽的研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蒙药材蓝盆花中7种化学成分的同时含量测定方法,为该药材进一步的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色谱柱为COSMOSIL C18(250mm×4.6mm ID);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采用变波长模式,柱温为20℃,流速为1m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利用变波长模式确保所测7种物质均在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下检测,利用混合对照品建立标准曲线,
目的:目前中药资源面临需求量增加、资源枯竭、质量难控,可持续发展困难的危机,如何使中药资源和种质得到保护、发展和可持续利用是当前研究的课题.方法:对中药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利用研究文献、相关法规进行综述和探讨.结果: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很大缺陷,只有确定良好的中药资源利用,才能使中药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在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应增加保护中药资源的法规建设.
该文对中药对照提取物的发展概括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中药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对照提取物应用现状,对中药对照提取物进行讨论,并对其在中药质量标准中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对照提取物适用于建立多指标质量评价体系,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中药资源已暴露出诸如资源日益减少枯竭、质量难以控制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如何使中药资源得实现可持续性利用是当前中医药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文献、相关法规和取得的成绩进行了进行了综述和探讨,深入分析了野生中药材的质量、合理开发利用等问题,以便能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中药资源,使中医药可持续的发展.
In the phyt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fruits of Buddleja lindleyana,two new 11-methoxyl group substituted triterpene,mimengoside J(1)and K(2)were isolated.Their structure were elucidated by means
植物多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体内,因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且无毒副作用,使得多糖的制备、研发成为热点,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本文整理和分析了近期内国内外有关植物多糖研究的文献,主要就植物多糖指纹图谱的建立,结构测定等内容展开论述,并对其进行评价、总结.
目的:优选出纯化拳参中总黄酮的树脂及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对4种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HPD-450、HPD-500、HPD-600、NKA-9)进行静态吸附与解吸实验,以总黄酮的吸附量、吸附率作为考察指标,优选出适宜的大孔吸附树脂,并优化其工艺条件.结果:通过对HPD-450型大孔树脂进行筛选,优选其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浓度为0.18mg/ml,pH为4.0,树脂的上样量为20ml/g,上样液
本文就超滤的原理,特点,在中药分离纯化中的应用及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超滤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目的:建立防风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药材及制剂中防风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方颗粒中升麻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的含量:色谱柱为X-Bridge C18,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防风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良好.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
目的:对凤丹皮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方法:采用硅胶,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Rp-18柱色谱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凤丹皮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21个化合物,分别为丹皮酚(1)、苯甲酸(2)、对羟基苯甲酸甲酯(3)、2,5-二羟基-4-甲基苯乙酮(4)、2,4-二羟基苯乙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