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钢大规格H型钢切割开裂分析

来源 :2008年(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规格H型钢在冬季切割使用时,易出现裂纹,甚至开裂.通过对大H型钢切割开裂试样的检验分析,以及大H型钢的生产工艺跟踪后,表明裂纹起始于腹板与翼缘的交界处火焰切割的根部,是由于大H型钢内部的轧制应力、热应力、相变应力等较大残余应力在用户切割部位集中释放导致.采取调整化学成分、优化轧制工艺、增加控冷手段、指导用户正确使用等相应措施后,切割开裂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满足了用户使用要求,提升了莱钢产品质量信誉.
其他文献
探讨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炼铁粉尘中Fe、Al、Ca、K、Mg、Mn,Na、P、Si、Ti、Zn共11种元素的方法.把炼铁粉尘用高温灼烧,使其中金属铁(MFe)、氧化亚铁(FeO)等充分氧化,利用CoKa线对FeKb线进行校正,用人工制备标准样品,并将部分样品的测定结果与化学分析法结果做了比较,其结果大体相符.
能介计量系统用于对生产厂的能介消耗进行统计,利于能耗成本的统计分析并提供改进突破点.PKS200具有DCS系统的一般优点外.还具有流量计算方便准确和软件可在线局部修改的特点,不锈钢分公司冷轧厂能介计量系统的数据采集子系统基于该特点选用PKS200.介绍了该数据采集子系统的功能设计和控制站的设计要求和方法、系统调试中发现的数据采集不准确和电最采集通信不畅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方法.可
本文结合本钢炼钢厂薄板坯生产耐候钢过程中出现的裂纹及裂纹漏钢问题,介绍了薄板坯连铸机对结晶器保护渣的要求.通过对工艺参数和结晶器用保护渣的研究,特别是根据薄板坯连铸机的特点,探讨薄板坯铸机在生产裂纹敏感性钢种时对保护渣的调整,改进并解决了生产问题。
利用中国镍资源公司(CNR)红土矿的低镍铬铁水资源(0.8-1.2%Ni和0.5-2.0%Cr),在开发转炉脱碳保铬冶炼技术的同时,充分发挥矿源带入钢中的镍铬合金元素的作用,开发出抗震建筑钢结构与钢混结构用高强度钢。各项成分-工艺-组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低镍铬高强度建筑用钢具有显著优于C-Mn系低合金钢和C-Mn-V微合金钢的低屈强比、高应变低周疲劳抗力和耐腐蚀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可焊性,为抗震
对20crMnTiH齿轮钢低倍检验中,发现小批量炉次存在低倍针孔状缺陷,不符合优质钢材质量标准要求,技术人员从冶炼、连铸、轧制等工艺参数上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并且对存在针孔的试样进行断口和氮、氧、氢含量分析,并结合金相和电镜分析等手段,认为低倍试样上针孔状缺陷的主要原因是钢中氢含量最高形成的气孔.
通过对冷轧双相钢性能特点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我国冷轧双相钢应用和生产的现状,可以看出600MPa、800MPa的冷轧双相钢应该成为我国现阶段汽车钢板开发和生产的重点.
为研究本钢连铸连轧生产线供冷轧料热轧板卷及其后续冷轧产品的表面质量,对本钢连铸连轧生产线建成后生产的供冷轧用热轧板卷出现的主要表面缺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氧化铁皮压入是热轧板卷表面的主要缺陷,并遗传给后续产品,对冷轧板表面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产生此类缺陷的主要因素有连铸工艺、轧制工艺和除鳞工艺,通过分析认为,充分发挥除鳞装置的除鳞能力、优化连铸工艺和轧制工艺,提高连铸坯和热轧板卷表面质量是
使用Thermo Fisher公司的XTRA115型衍射仪检测了本钢DC04钢板的织构,通过检测和采集大量样品的数据,综合分析结果表明:DC04钢板的织构稳定性不理想.目前,现有的设备和工艺条件下,优化和稳定工艺是生产高级别汽车深冲用钢的关键.
介绍了本钢采用电弧炉冶炼+炉外精练+电渣重熔(EBT+LF+ESR)工艺,通过800/650mm×4轧机轧制超超临界叶片钢KT5931ASO(φ200)的试制过程,产品化学成分均匀、纯净度高、组织致密,具有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高温持久性能和工艺性能,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了出口日立公司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钢的技术要求.
本文对齿轮钢钢材锯切下料时遇到的锯切障碍现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锯切面的局部发现了较为密集的大颗粒硬质夹杂物,认为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钢水在浇铸过程中,硬质夹杂物如Al2O3、TiN等在盛钢水包壁上的耐火材料表面发生聚集,并在钢水冲刷作用下一起脱落进入到钢水中.由于到此后的钢水没有得到充分的搅拌或流动,造成钢材的局部区域存在着比较多的大颗粒硬质夹杂物,导致了该区域的硬度升高,从而使锯切到此处的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