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期”老干部心理问题特点及护理对策

来源 :2012年全军临床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xtr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军队干休所服务管理的离休老干部普遍进入"两高期",在躯体疾病高发的同时,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不仅影响着老干部的生活生命质量,也关系到部队的稳定和和谐.重视老干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给予护理干预,对于老干部颐养天年,保稳定、促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建立老干部心理护理档案,除了一般情况外、老干部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面临困难、历次出现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也要登记清楚,以便于对老干部的心理情况全面掌握,有地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并根据干休所的实际,建立谈心聊天制度、健康教育制度、巡诊陪诊制度、与老干部亲友沟通制度等。“两高期”老干部中长期卧床、患多种慢性病的人数较多,护理人员要根据这一实际,重视常规护理,例如对长期卧床老干部定期不定期进行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防止褥疮的发生;对患有老慢支、肺气肿的老干部,要教会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防止呼吸道的继发感染;对于便秘的老干部,进行科学饮食及排便注意事项教育。通过科学的常规护理,防止并发症,减少老干部躯体上的痛苦,对防止心理问题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护理人员是认识到“两高”期老干部这类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把心理护理做为一项’重要内容来做,充分发挥女同志心细、耐心、善于沟通的长处,在老干部遇到生老病死、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问题,利用各种机会与老干部接触,了解他们的所想所思,掌握问题的关键所在,恰如其分地给予心灵上的关怀,帮助老干部科学认识疾病、正确看待死亡,引导老干部渲泻不满情绪、走出自闭阴影;陪伴老干部走过寂寞孤独的日子,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充分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幸福生活。积极改善医疗护理环境,对理疗室、治疗室、诊断室等老干部经常到达的地方要打破常规进行改造,一切以老干部方便安全为目,让老干部感到温暖舒适:建议所领导根据对老年活动中心的器材、用具进行改造;护理人员要积极参与老干部举行的活动,例如钓鱼、下棋、效游、书画展、歌唱比赛等,陪伴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在安祥快乐中度过晚年。
其他文献
精神病人是一个心智在各个不同方面出现障碍的群体,他们长年患病,长期服药,许多人被家人抛弃,不被社会理解和容纳,入院初期大部分病人处于疾病发作期,不服从管理,拒绝治疗,无法沟通。面对这样的病人,首先换位思考把自己当作病人,想如果我现在是病人,我会有什么想法,然后把自己当作病人与病人沟通,虽然有时也不被病人接纳,但会在病人的心里潜移默化地产生一种“我不孤独,有人理解我的想法”慢慢取得病人的信任,了解病
有研究表明精神病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是同期普通人群的4-5倍,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也可以说是终身性疾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还需要饮食控制.这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也容易使患者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而通过对合并糖尿病的精神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使患者加强自我护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
随着社会和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精神科的患者及家属对精神科护士的心理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想加强现有护理人员的精神病护理意识,提高护理水平,保证护理质量,推动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在精神科加强护士心理素质培养是十分必要的.要努力提高现有护士的精神科护理意识。充分认识精神科护理的特殊性,加强精神科护理人员素质培训,加强排班的合理性,多关心护士,加强自制力的训练。
在130多种压力较大职业中,精神科护理工作名列榜首.特殊的工作环境与特定的服务对象,加之精神病医院地理位置大都较偏僻,现行的封闭、半封闭管理模式又使他们与外界处于半隔绝状态,加之服务对象的危险性,极易导致心理失衡.要求精神病患者的一切活动均不能脱离护士的视线,方能保证患者和自己的安全.使得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造成护士身心疲惫.多数人在面对职业压力是会出现对工作厌恶疲倦感等.要加强政
精神科的特殊工作内容对护士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新护士适应临床工作时间相对较长或难以适应,往往因各种原因而离开工作岗位.因护理人员流动性大,使护理质量得不到持续提升,并给护理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2007年以来,对每年入科新护士进行规范的职业能力培训,制定了培训计划,规范了培训内容,确定了带教老师选拔标准及职责,规范了培训考核,使新护士在短期内掌握了临床实践技能,并较快适应
有大量的证据提示,miRNA可能参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主要依据有:miRNA在大脑中相对多的表达;-些miRNA表达的改变可以诱导细胞分化为神经起源细胞;在啮齿目动物中miRNA在大脑发育过程中进行实时调控,mir-134可调节小白鼠神经突触的可塑性; miRNA与神经发育(可引起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和蛋白质调节通路(可导致神经组织退行性变)有关。体外研究还证实miRNA影响神经元的分化。诸多证
精神疾病的诊断由于没有实验室和影像资料等生物学标准,单靠主诉和症状,仅凭主观经验和推理,诊断有时分歧较大,本文就抑郁症、应激相关障碍、适应障碍、躁狂症、精神分裂、器质性精神障碍等28例的诊断问题进行探讨。不论任何标准,只是让医生在这个“共同范围”中有个“共同语言”,只是提高了诊断的“信度”。两个医生有共同语言的诊断是不是真正的精神分裂症,即“效度”问题。也就是说有无漏诊和误诊的问题,是难以解决的难
躯体化障碍是一种经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的神经症。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或器官,有时有异常的躯体感觉,如瘙痒、刺痛、麻木感、酸痛等,常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本例有以下特点:①持续长达2年,多次就诊治疗,症状不能消失,具有明显神经症性性格,这是其易患素质;②虽患者有轻微鼻窦炎病情,但根据病史情况发病原因与患者考学学习压力大有密切关系,这是其产生心理矛盾冲突的原因,但本
赴刚果(金)执行国际维和任务,是"扬我军威,为国争光",光荣的、艰巨的、特殊的政治任务.维和官兵将亲临战场,遭受恐怖爆炸袭击,安全压力大;工作繁杂,营区地域局限,生活单调,思乡情绪重.受这些不利因素影响,官兵易不同程度地出现如工作情绪化和孤僻、冷漠、恐怕、畏惧、厌倦、敏感、多疑等心理不适问题.应在集训期间采取积极的心理服务措施,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保证任务期内官兵的身心健康,确保维和工作圆满、顺利
通过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恶性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阐明了护士积极自主的观察和及时有效的护理,避免精神病人因认知缺陷和护理不正确而影响生命安危的问题。抗精神病药所致的恶性综合征在临床上很少见,其前驱症状与病人的精神症状加重和某些内外科疾病极易混淆,加之病人自知力缺如,缺乏主诉等,为此主动的观察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在观察护理中要运用观察、思考、护理三结合的统一思想,具备熟练的主体认知技能和分析能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