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银-氧化铟锡混合薄膜的近红外介电常数近零点和等离子体特性调谐的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硅基光电子材料及器件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494895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地描述了一系列银-氧化铟锡(Ag-ITO)共溅薄膜的制备和研究,通过调控薄膜中银的含量,获得了微观结构上的同质混合薄膜,此时少量掺杂的银的含量(<3at.%)被证明具有最优值.同时,银的引入显著增强了ITO中In2O3多晶的择优取向,尤其反映在其(222)、(400)、(440)峰的强度提升.
其他文献
富士变频器与ABB变频器在绞车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其稳定性和节能性能得到用户的认可.富士变频器与ABB变频器在绞车系统中用途虽然一样,但是厂家不同,对应的变频器外部接线、内部参数设置也就不一样,因此在绞车系统应用上这两种变频器的替换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工作.该篇分析了富士变频器与ABB变频器在电动绞车系统应用中的实际接线、参数设置,对比它们之间的相同部分和不同部分,通过对替换上的变频器参数的分析与修改
由于Ⅲ-Ⅴ族材料的能带特点,无应变或压应变量子阱激光器发出的通常为TE模式的光,而TM模式的光有包括偏振复用在内的多种应用前景.为此,采用了表面等离基元超材料,基于一种全新的偏振转换原理,制作了以TM偏振模式为主要输出的Ⅲ-Ⅴ/Si混合激光器.利用成熟的选区金属键合技术在SOI衬底上制作了硅基Ⅲ-Ⅴ混合激光器,如图1(a)所示。并在激光器的输出波导上沉积一段长度约为15μm,厚度约为40nm的Au
会议
近年来,在研究硅和锗的发光特性时发现,低维纳米结构能使其能带发生变化并带来很强的PL发光,同时出现了大量关于硅锗低维纳米结构能带转换的理论研究.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对硅和锗的一维纳米线、二维纳米薄膜进行系统的计算,展现硅和锗低维纳米结构的能带变化规律及其原因.通过计算发现,硅锗低维纳米结构的能带结构转换主要与硅(100)晶向和锗(111)晶向受限有关,而与硅(111)晶向和锗(110)晶向受限无关
硅与Ⅲ-Ⅴ族激光器混合集成是目前实现硅基激光最有效且最有可能实现实用化的方案之一.本课题组和北京大学合作,采用选区金属键合的方案已经实现了几种硅基激光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结构是掩埋脊波导(Buried Ridge Waveguide:BRS)硅基键合激光器,并通过在硅波导上刻蚀DBR光栅的方法,利用光栅的反馈作用进行选模并获得硅基上的单模输出.本课题组的李梦珂博士详细研究了单管基于slot结构的单
设计并生长了发光波长1200-1300纳米GaAs基量子点材料,制作了利用ITO透明导电层作为N型电极InAs/GaAs量子点激光器结构,利用金属In与SOI波导材料辅助键合,测量了器件的电学和光学特性.
近年来,硅基的非线性光学器件取得了重大进展,如硅基拉曼激光器、放大器、信号发生器、光开关和波长转换器等器件相继研制成功,极大地推动了硅基光电集成的发展及向实用化前进.然而,单晶硅具有中心反演对称结构,不存在直接的光电效应,只有较弱的克尔效应,且在光通信与光互连的近红外区域(1260~1625nm)具有较强的双光子吸收系数.一方面,双光子吸收产生的自由载流子散射和自由载流子吸收,不但会减弱克尔效应,
基于硅基非对称多模波导光栅器件,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低损耗型的上下路滤波器,采用渐变耦合和多模波导光栅结构,提升了滤波器的性能.实验测得下载型光栅滤波器下载端信号和直通端信号匹配,直通端消光比可以达到30dB,通过结构优化插损可以降低为0.6dB.同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两种上下路型滤波器,实现了对TE1和TE2信号的上载和下载.
近年来通过制备硅基Ⅲ-Ⅴ族半导体激光器以实现高性能硅基光源的研究备受人们关注.在Si衬底上外延生长Ⅲ-Ⅴ族激光器材料的方法易于实现Ⅲ-Ⅴ族材料与Si衬底的大面积集成,因而成为一条很有希望的技术途径.本工作在生长了Ge缓冲层的Si(001)衬底上外延生长GaAs缓冲层,利用GaAs与Ge晶格常数非常接近的特点,生长出表面比较平整、位错缺陷较少的GaAs外延层。然后生长了多周期的应变超晶格位错阻挡层,
简并的时间-能量关联光子对作为一种重要的量子资源,有着众多用途,如量子模拟和量子测量等.本文以硅纳米线为载体,基于自发的非简并四波混频首先制备出中心波长为1550nm,3dB线宽为0.1nm的简并的时间-能量关联双光子对,并利用臂长时间差为90.1ps的MZI实现量子干涉,因为MZI两臂长的时间差(90.1ps)大于单光子相干时间(80ps),小于单光子探测器电子跳动时间(271ps),所以理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