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部地区大刺鳅种群遗传和亲缘地理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i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采自中国南部地区14条水系的大刺鳅样本,进行Cytb基因序列分析以及形态学测量,研究大刺鳅种群的遗传结构、分子系统发育、亲缘地理关系和形态学变异程度。结合地质历史事件,探讨大刺鳅亲缘地理格局形成的过程和机制。对进一步研究我国南部地区淡水鱼类区系的形成意义重大,并为大刺鳅种群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1999年7月由伍汉霖、邵广昭、赖春福编著出版《拉汉世界鱼类名典》后,迄今已逾十二载。随着全球新鱼种的不断增加,在两年半前开始著手进行名典的改版工作,并将两岸过去分隔五、六十年来已几乎完全不同的鱼种中文名对照并列,以便提供两岸学术、文化及经贸交流查询使用。
两岸物种名录资料库的整合,是未来两岸学术研究、科普教育,保育工作及资源管理交流合作的基础。本文以比对2012年甫出版的《拉汉世界鱼类系统名典》中的大陆及台湾鱼类的最新名录,与2011年《中国物种名录》中的鱼类名录为例,了解两者不一致的原因,希能有助于推动未来两岸鱼类及所有物种名录资料库之整合。
本研究采集自印度洋的东非、斯里兰卡到西太平洋的印尼、菲律宾、台湾和日本,共130尾样本.由粒线体DNA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第一单元标志(COI)进行聚合酶连锁反应,增幅序列长度高612个硷基对,并得到15个单型,其单型歧异度(h)和核苷酸歧异度(π)各为0.714和0.0022。邻位速接法树图(NJ tree)显示叠波盖刺鱼的演化方向是由印度洋至太平洋。NJ tree和单型网状支序图显示在东印度洋有
基于线粒体部分序列对来自于7个水系的大眼华鳊和2个水系的海南华鳊的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眼华鳊珠江、长江、闽浙以及海南华鳊九龙江和珠江的线粒体控制区序列歧异度在3%-8%之间,接近或达到了亚种水平的分化,五个地理区域的华鳊分化明显。系统发生分析显示长江位于各群体的进化关系的中心,指示长江可能是大眼华鳊和海南华鳊的起源中心。对闽浙各群体的遗传结构和种群历史分析显示闽江、钱塘江曾先
本文应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印度-西太平洋沿岸的6种金线鱼属鱼类,对其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由临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和最大似然法(ML)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呈现出相似的拓扑结构。分析结果表明:6种金线鱼属鱼类分为2个支系。在第1支系中,日本金线鱼的2个不同地理种群分成了明显的2支;第2支系中,六齿金线鱼、苏门答腊金线鱼和深水金线鱼聚为一次级分支,亲缘关系紧密。基于K2P法的组间遗传距离计算显
公开与分享生物多样性原始资料(raw data)及元资料(metadata)是促进生物多样性研究、保育、复育与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工作,GBIF等国际组织在生物多样公约的要求下,长期努力推动整合全球生物多样性资风,并发展许多分享机制及工具。底拖网渔业是台湾重要的沿海渔业,但由于捕捞过度,它的年产量正在严重下降,因此台湾开始禁止使用底拖渔法,为评估此政策的效益,在台湾沿岸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调查。这些原始资
基于收集到的1758-2011年间1230余篇与中国淡水鱼类系统分类研究相关的中外文著作、文献,作者回顾了我国近、现代淡水鱼类系统分类学研究的历史,并根据特定的研究历史事件,对我国淡水鱼类研究历程的5个时期进行了断代分析。
全面考察了蝴蝶鱼科的研究历史,详细总结了蝴蝶鱼科的形态特征、类群划分,概述了其生态特征和地理分布。检测了我国有关单位的蝴蝶鱼科馆藏标本455尾、35种,其中多棘马夫鱼为中国新纪录种。新记录种与近缘种马夫鱼的主要区别为:背鳍鳍棘Ⅻ对XI;上下颌齿2-3排对5-7排;头部腹侧较圆钝对较平直;臀鳍较尖锐对较圆钝;臀鳍后部黑色横带向前延伸至最长鳍条,对未向前延伸至最长鳍条;吻长较短且小于眼径,对吻长较长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