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暴露及其甲基化代谢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毒理学会表观遗传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eng124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砷暴露及其甲基化代谢和2 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以我国北方饮水砷暴露地区(山西省大同盆地和内蒙古呼和浩特盆地)1003名常驻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获得研究人群基本资料;通过检测尿液不同形态砷含量(无机砷[iAs],一甲基砷酸[MMA]和二甲基砷酸[DMA])评估研究人群砷暴露水平及其甲基化代谢能力;检测空腹血糖水平,并依据病史和空腹血糖水平(≥ 7.0 mmol/L)诊断2 型糖尿病.应用多变量Logistic 回归分析砷暴露及其甲基化代谢能力与2 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人群尿中经肌酐(Cr)校正的iAs,MMA,DMA 和总砷的中位数分别为14.8 μg/g Cr,17.1 μg/g Cr,101.3 μg/g Cr 和135.1 μg/g Cr.虽然两组人群尿中总砷含量无显著差异(112.8 μg/g Cr vs.138.1 μg/g Cr),但2 型糖尿病患者尿中iAs 百分比含量(7.0%vs.10.4%)和MMA 百分比含量(10.3%vs.13.6%)显著低于对照组人群,DMA 百分比含量(82.2%vs.74.2%)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以尿中不同形态砷百分比含量三分位数为依据进行分组,结果发现较高的MMA 百分比含量与2 型糖尿病患病率降低有关(OR:0.31,95%CI:0.13,0.78),而较高的DMA 百分比含量与2 型糖尿病患病率升高有关(OR:3.18,95%CI:1.11,9.08).按性别进行分层分析的结果表明,女性人群砷甲基化代谢强(较高的DMA 百分比含量和较低的MMA百分比含量)与2 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结论:人群砷甲基化代谢能力强与2型糖尿病患病密切相关,且这种关系在女性人群中更显著.
其他文献
Purpose: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lack the ability to retain students attention,neither do they fully leverage the benefits of using new technology.
会议
Purpose:Online teaching is a hotspot of teaching reform under the Internet Age.Online teach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teaching and break the restrictions of space and time.
目的 观察热暴露下大鼠胸主动脉、肝脏和心肌组织结构变化及胸主动脉内皮细胞钟基因BMAL1 表达水平的改变,为高温高湿环境下探讨钟基因对心血管功能影响的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体内实验:选用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20 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热暴露组.对照组环境温度为24℃,热暴露组环境温度为32℃,14天.HE 染色观察大鼠胸主动脉、肝脏和心肌组织病理变化,IHC 检测大鼠
目的:随着纳米氧化钕(NPs-Nd2O3)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其对健康的危害逐渐引起了公众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长链非编码RNA 参与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深入了解长链非编码RNA 在气道致炎过程中的功能与分子机制,有助于诊断和治疗气道炎症.本研究旨在阐明lncRNA loc105377478 在气道致炎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CCK-8,LDH 检测不同浓度NPs-N
目的:本研究旨在寻找尘肺病患者血清差异表达lncRNA,初步探寻lncRNA 在尘肺病患者临床分期和生活习惯暴露的关系.方法:收集尘肺病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的资料(性别、年龄、尘肺病分期、工龄、吸烟和饮酒)等指标,采集受试人群的血清,提取血清中RNA,对Bancr,linc00152,GAS5,HOTAIR,MALAT1,H19,UCA1 和PVT1八种lncRNA 的表达进行检测,再将上述lncR
目的:SIRT1,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性的组蛋白去乙酰基酶和microRNA 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均显示出保护作用.MicroRNA 和组蛋白修饰是基因表达的关键表观遗传调控因子.但是,它们是否共同参与铅神经毒性尚不清楚.因此,我们建立了铅诱导的小鼠时序神经毒性模型.方法:Western blot 和RT-qPCR 被用于确定SIRT1 在铅暴露后不同时间点在海马和皮层组织中的表达.生物信息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分布最广的一类蓝藻毒素,可通过多种途径被动物和人体摄入,从而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对MCs 的潜在毒性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的兴起与广泛应用,使得从分子水平全面的揭示MCs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成为了可能。本文主要回顾了目前基于组学方法对MCs 的毒性和机制研
目的:建立铅暴露诱导小鼠学习记忆损伤时间序列模型,筛选并验证特异microRNA 及其靶基因BACE1 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方法:以C57BL/6 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建立自由饮水模型铅暴露时间序列模型,采用Western blot 和qPCR 分别检测海马和皮层中BACE1 的表达变化.运用生物信息学预测与BACE1 相关的microRNA,并运用qPCR 检测海马和皮层中microRNA
[目的 ]免疫功能紊乱是砷中毒病情进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调节T 细胞(Treg)是调控机体免疫稳态的关键组分,也是近年发现的砷致免疫毒性新靶点.本研究以贵州省燃煤型砷中毒人群为研究对象,以Treg分化特异调节基因FOXP3甲基化修饰为切入点,探讨FOXP3甲基化改变及其介导的Treg数量紊乱与砷中毒及其病情进展的关联性;并运用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的具有缓解砷中毒症状的天然药植物刺梨开展砷中毒人群干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