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质量控制与麻醉记录管理系统

来源 :第一届亚洲麻醉质量控制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chen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麻醉质量控制与麻醉记录管理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麻醉记录单是麻醉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着麻醉与手术期间各种信息数据,既有病人各项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又记录了麻醉管理中的各种操作步骤的实施经过和结果。在麻醉后进行分析讨论,以利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也可以为出现医疗纠纷甚至在医疗事故鉴定时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油酸/脂多糖(OA/LPS)致伤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E)大鼠肺、心、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损害特点,探讨Toll样受体4(TLR4)mRNA在上述组织中表达变化及其在MODSE发生中的作用。方法老年组(20月龄)及青年组(3月龄)SD大鼠各40只,通过油酸(OA,0.25mL/kg)和脂多糖(LPS,3.5mg/kg)分次静脉注射(间隔4 h)。建立二次打击MODSE和青年M
目的:探讨鸟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细菌性严重脓毒症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凋亡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治疗对照组、氧氟沙星抗感染组、乌司他丁-氧氟沙星抗炎抗感染组,每组15只。经腹腔内注射创伤弧菌建立脓毒症模型,10h后取单侧颈总动、静脉血标本在不同时间测定PMN的凋亡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XNJ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测定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醒脑静治疗前后血浆ET和NO含量的变化,并与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NO含量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2周后,血浆ET含量、NO含量与用药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抬高各形态与早期溶栓的评价。方法:按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ST段抬高分类:“下弧型”、“上斜型”、“上弧型”与胸痛时间、心肌肌钙蛋白Ⅰ阳性时间的关系。结果:ST段抬高形态与胸痛时间的关系。“下弧型”1~4 h;“上斜型”4~8h;“上弧型”≥8 h。“下弧型”、“上斜型”抬高早期溶栓再通率高,两型占92.0%;“上弧型”再通率低(8~12h),占71.4%。本组溶栓
目的:探讨胆道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1997年7月~2004年2月)行胆管空肠Roux-cn-Y吻合术病例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该术式对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和术后并发症。结果:56例病人术后6例出现胆道感染症状,占10.7%,平均随访时间为36.8个月。将56例分为胆总管囊肿组、肿瘤组、胆石病组和胆道损伤或狭窄组,除胆总管囊肿组外,其余三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胃十二指肠修补术42例(A组)与同期开腹胃十二指肠修补术38例(B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术后切口疼痛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果A组平均手术时间1.1h,手术失血量12.3ml,B组平均手术时间0.9h,手术失血量15.5ml,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平均住院7.5d,B组为11.3d,两组差异有
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凶猛,发展变化快,易致死亡。因此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认真分析,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彻底清除毒物,防治毒物再吸收措施包括洗胃、清除被污染的衣物、清洗污染的皮肤。彻底有效洗胃是成功抢救的关键,阿托品是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必不可少的有效对抗剂之一,其使用应强调早期、足量、反复,恢复胆碱醋酶活力是解救有机磷中毒的基本措施。磷酞化胆碱醋酶一旦复活,临床症状、体征便可缓解,同时也可避免中毒的复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和发展,经口腔行气管插管已成为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由于插管术后病员进食、吞咽等功能受限,会使细菌在口腔内生长繁殖,加上大量抗生素的使用,易引起口腔菌群失调,使口腔黏膜出现糜烂、溃疡。而且患者往往因病情危重,病程长,机体免疫力低下而增加感染的机会。而气管导管长时间留置可使上皮增殖活跃,促使溃疡形成。有报道认为口腔清洁护理可减少分泌物淤积和微生物寄植,其目的是保持
本文对“理想麻醉状态”的概念,以及与其相关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麻醉状态的定义、麻醉深度及麻醉深度监测、麻醉的目标管理与麻醉管理的思路等进行了论述。
本文对推动麻醉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推动麻醉质量管理与改善,需要编写并出版麻醉质量控制相关的教课书、手册等,同时尽快培养麻醉质量控制专家,并定期举办质量控制研讨会、发表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