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农村建设景观改造中的地方精神

来源 :第三届全国村镇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第二届田园建筑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soot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精神具有内在潜意识的深沉化、人文化的特征,使得某处景观具有不可模仿、不可重复的唯一性隐态延续.本文从大地基质、村庄故事、生态廊道三个视角出发,发掘新农村建设背景之下的地方精神在地域、记忆、时间、人、文化等层面的表现,以尊重地方精神的维度,激发农村景观改造中的文化想象力.
其他文献
乌来是中国台湾唯一实施土地使用分区管制的水源保护区,但区内温泉业者却能长期超限利用土地.为了解管制失灵的原因,自2015年底,利用地理资讯系统,调查并分析了这些业者的土
会议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顺德区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的分析,阐述了以乡村文化遗产带动和协同旅游开发的模式,遵循"保护与开发"的协同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文化遗产的保
环境危机已成为当前全球化焦点问题,其深刻根源在于人地关系从顺应到对立的改变,人与环境的日渐疏离.另一方面,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步调中,人们容易被物质实体的视觉冲突所吸
会议
历史村镇在经年累月的社会实践中逐步演化成熟的适地环境,本不需要大手笔的规划设计干预,而应通过"微环境"的改善,克服历史环境与现代化生活的不适,进而使之留存并发扬光大,
在理清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概念的基础上,从系统论视角出发,审视当前小城镇规划的问题所在,探索特色小城镇的规划创新,提出树立核心线索引领的规划理念,建立多项复合发展的
安吉县2008年开始实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以来,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以大量实践调查资料为基础,从村环境建设、三产联动、城乡统筹、社区管理和农民素质等方面总
会议
在古村落保护规划中,古村落空间特征的解析是规划编制的前提与依据.据此,以闽南土坑历史文化名村为例,基于文化变迁理论,通过对文化进化、涵化、反应等影响土坑文化变迁路径
台南市的土沟村是一个通过文化营造,提升村民集体意识、参与社区设计,实现村庄复兴的经典案例.文章介绍了土沟村的复兴的历程、提升村民集体意识的方法和社区设计的真实流程,
特色小镇的建设是目前小城镇建设中的焦点,是浙江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对特色小镇内涵的解读,从总结目前已有的不同类型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出
山岳型旅游村镇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已逐渐成为人们度假、休闲、康体治疗等重要的旅游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着城镇化扩散和旅游业兴起的双重机遇和压力,村镇的功能、结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