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膜包装真姬菇贮藏期间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分析

来源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七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acmis4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姬菇(Hypsizygusmarmoreus)因其鲜美的风味而又名海鲜菇,深受人们喜爱。本文探究纳米膜包装真姬菇在采后贮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以期为真姬菇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牛油作为麻辣火锅的重要原料之一,其香气直接影响火锅底料的风味。在本研究中,通过气相色谱-嗅觉-质谱(GC-O-MS)和感官评价对两种常见的来自牛不同身体部位的牛油,即牛腰肚油(beef kidney tallow,BKT)和牛分割油(beef split tallow,BST),进行了香气分析。
番茄酱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黄酮、番茄红素、类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调整肠胃功能,延缓衰老甚至抵抗癌症。风味,是一种重要的感官属性,是消费者评价番茄酱产品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
目的:比较不同冷冻时间鲜熟面的主要挥发性物质差异,探讨利用熟面挥发性成分指标来预测冷冻熟面新鲜度的可能性,为冷冻熟面储藏及其品质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新鲜的面条(CK)、冷冻7 d(D7)、冷冻60 d(D60)以及冷冻90 d(D90)的鲜熟面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
以酸浆豆腐为研究对象,分析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优化酸浆豆腐风味物质捕获最佳技术条件,并对制浆、煮浆、点浆、蹲脑和压制等工序环节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香气作为葡萄酒主要的感官品质,在葡萄酒质量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香气的感知除与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和含量有关外,食品中基质成分也十分关键。多酚作为葡萄酒中的一类基质物质,对葡萄酒风味品质和香气质量起重要作用,然而详细机制不清。
红枣作为我国特色的经济果品,富含黄酮、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然而传统加工方式落后,营养价值破坏严重,产品附加值较低,制约了红枣产业发展。为提高枣制品商业价值,本研究利用植物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鼠李糖乳杆菌对枣浆进行复合发酵,通过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SPME-GC-MS)、香气活性因子(OAV)计算和电子鼻技术对枣浆在发酵过程(0~24 h)中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变化进行评价。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3 种不同生产工艺的12 个商业马苏里拉奶酪样品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和电子舌分析对样品分类进行研究。气质联用结果表明12 个奶酪样品中共鉴定得到72 种风味化合物,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各化合物香气活性值进行主成分分析。
为了阐明鳙鱼肌球蛋白与特征腥味物质的结合作用机制,本文选取鱼肉中6 种典型腥味化合物,构建了鱼肌球蛋白-腥味化合物作用体系,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子模拟、差示扫描量热法、拉曼光谱等技术研究了肌球蛋白与腥味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葱属植物细叶韭(Allium tenuissimum L.),又被称为“摘蒙花”,广泛分布在中国、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以及蒙古等地区.细叶韭花具有独特的风味,这是由其含有的芳香活性物质决定的.细叶韭花在民间常被作为蔬菜、腌制产品和调味品食用.
传统再造烟叶生产过程中,蛋白质、果胶等杂质无法得到有效去除,蒸发浓缩过程易使其中性致香成分损失,因此开发新型分离浓缩工艺对提高再造烟叶品质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陶瓷膜+纳滤膜的膜集成工艺对烟草薄片萃取液进行纯化和浓缩,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对于膜通量和芳香物质的截留情况,测定了陶瓷膜浓缩侧和透过侧的蛋白质、果胶等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