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油茶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

来源 :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047528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选定的各油茶品种中广宁红花油茶含油率为60%,陆川大果和普通油茶(P =0.27)处于50%左右,博白大果和越南义安油茶(P =0.12)仅为40%.对各品种脂肪酸组成分析发现,油酸、亚油酸含量呈一定的互补关系;且油酸含量与其生长环境温度呈负相关,棕榈酸含量则与生长环境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因此认为,品种间油茶籽仁含油率存在一定差异;品种差异(生长环境)等因素影响茶油的脂肪酸组成.
其他文献
以杨梅(Myrica rubra)1年生嫁接苗为试验材料,测定杨梅容器苗在不同水分梯度下的光合作用指标。研究表明:杨梅的光合作用在不同水分梯度下存在显著差异。其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范围与水分含量呈正相关,但水分含量过高反而会使其下降。不同水分梯度下其光合日进程均为双峰型,夏季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在10:00 左右,各处理的峰值差异显著。其叶绿素含量在适宜水分含量下最高,且与光合能力呈正相关。综合
为有效地开展油茶营养诊断与管理,提供合理的叶片样品采集技术。本文采用定期连续叶片样品采集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叶片中的N、P、K、Ca和Mg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以期确定油茶叶片营养诊断的适宜采样时期。结果表明:油茶叶片中N、P、K含量呈“升高—下降—升高”的趋势,Ca素含量为先降低,后升高,Mg素含量则为先升高后下降。油茶叶片N素养分含量在6月和8月份期间变化较小,为N素养分测定的适宜采样期;6月、8
以油茶‘湘林4号’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难溶磷(Ca-P、Al-P 和Fe-P)和有机磷源(O-P)对酸性红壤养分、油茶生长及树体营养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源对酸性红壤的养分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其中铁磷(Fe-P)显著提高土壤全磷含量,而钙磷(Ca-P)和铝磷(Al-P)则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在根际土壤中较对照分别提高120 倍和125 倍;油茶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具有显著差异
以7年生赣无系列油茶为研究对象,设置施油茶专用肥、复合肥、生物有机肥和不施肥4个处理,分别对7、8月生长期赣无系列油茶果实形态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施肥处理的油茶果径与果高均大于对照,且大小顺序均为:专用肥>复合肥>有机肥>对照,且专用肥、复合肥与其余2个处理差异显著;(2)果形指数随时间变化而增大,且在7月各生长期内差异显著,复合肥和专用肥有利于果形更加圆润;(3)在果径、果高增长量
本文以赣无系列油茶为研究对象,对油茶进行平衡施肥,通过测定油茶林地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探讨平衡施肥对油茶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平衡施肥比常规施肥更能有效提高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其中九江基地平衡施肥区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区提高了66%、47%、55%和45%,丰城基地平衡施肥区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区提高了46%、56%、49%和59%。
为保证新造油茶林营养的及时补充,提高植株的生长速度,本研究对新造油茶林进行了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促进新造林植株的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施肥处理的抽新梢率和平均新梢数分别为83.3%和3.8,分别比对照高20%和1.0;施肥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达5.43mg/g 和39.98mg/g;不同品种油茶苗造林后施肥效果不同,其中湘林67 的施肥生长效果
本研究以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理论为指导,对永丰毛竹林的K 肥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提高出笋率、出笋数、成竹率的能力依次是K1>K2>CK(垦复),有显著的效果;K1 施肥水平对增加笋径,促进竹笋生长效果比K2、CK(垦复)处理好。施肥对增加鲜笋产量的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经方差分析显示,K1 处理比CK(垦复)处理增产效果达到了极显著性水平,跟K2 处理相比也达到了显著性水平,K2 处理
花楸(Sorbus pohuashanesis Hedl)是我国北方珍贵的观花、观叶和观果树种之一,具耐寒性和适应性且兼有木材、药材、水果等多种用途,是一种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优良绿化和经济林树种。花楸一般采用播种繁殖,但花楸采种母树不足(林内散生),果实收集困难,花楸种子质量差,出种率很低,究其原因为花楸有性生殖过程中发生败育的结果。为了了解栽培环境下不同果色花楸种子败育状况,我们对黑龙江省森林植
研究了干旱胁迫对油茶组培苗和实生苗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内源脱落酸(ABA)含量升高,玉米核苷(ZR)、赤霉素(GA3)含量下降,吲哚乙酸(IAA)含量则是先升后降,并且两种繁殖方式培育的苗木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且变化的幅度差异不显著,从ABA 含量变化的角度推断组培苗的抗旱性与实生苗可能没有差异。激素间比值分析结果显示,组培苗与实生苗中ZR/ABA 比值都呈降低趋势
利用不同比例的杜仲叶渣栽培平菇,考察其对平菇栽培过程中相关生物学特性以及平菇中总黄酮、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杜仲叶渣栽培平菇均能正常生长,其中,杜仲叶渣替代10%的棉籽壳时,平菇菌丝满瓶时间最短;杜仲叶渣替代60%或70%的棉籽壳时,平菇菌丝体长势最好.平菇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杜仲叶渣完全替代棉籽壳时总黄酮的含量最高,为空白组的2.64 倍.不同组别平菇中蛋白质和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