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探讨女性盆腔良性神经鞘瘤的病理基础和超声图像特征,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从而促进提高对盆腔神经鞘瘤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 2009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为盆腔神经鞘瘤者共8例,其中有完整详细的超声检查图文资料、手术记录4例纳入本研究,肿块位于手腕、外阴未进行超声检查者不包括在本研究中。4例患者年龄16~48岁,平均年龄36.5岁,中位年龄42岁。由2名有经验的超声医生复习4例病例的超声图文资料(彩色超声诊断仪:GE E8、Aloka 7,凸阵探头,频率:2.0~5.0 MHz;腔内探头,频率:3.0~9.0 MHz)。观察记录肿瘤囊实性、最大径线、形态、有无包膜、边界、与毗邻结构的关系、内部回声是否均匀、有无钙化灶,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检查并分级(共4级:0级,无血流;Ⅰ级,少量血流,即1-2处点状血流信号;Ⅱ级,中量血流,即几条小血管或一条主要血管(长度超过病灶的半径);Ⅲ级,丰富血流,即4条或以上的血管,或多条血管相互交织成网状。对4例瘤中2例有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记录的病例分析其血流阻力指数。复习4例病例的手术记录及病理结果。结果 3例因体检发现盆腔肿物,1例因右下肢间隙性牵扯痛就诊。4例术中均有包膜,基底分别位于后腹膜、骶腹膜、左骶前、右侧骶骨(侵入骶骨形成5×4cm的空腔)。1例侵及右髂总、髂外动静脉。4例均进行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AFP、CEA、β-HCG)检查,均未见升高。4例肿瘤均为单发,大小5.1cm~15.0cm,平均9.55cm。二维超声表现为囊实性2例(呈中央区囊性坏死)、实性2例;均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清楚、形态规则。CDFⅠ分级:Ⅰ级1例,Ⅱ级3例。2例肿瘤测量阻力指数(RI),分别为0.64及0.68。2例与髂血管紧邻。本组手术病理学均证实为良性神经鞘瘤。肿瘤质软,活动度好,肉眼观形态规则,有包膜,切面黄色;光镜下病变由梭形细胞密集的Antoni A区和细胞稀疏、排列呈网状的Antoni B区组成,两者可单独存在或并存在同一肿瘤内,也可存。肿瘤中心可出现囊变、出血和玻璃样变,神经纤维从肿瘤边缘走行。结论盆腔良性神经鞘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多为体积较大、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包膜、呈不均匀弱回声、中央区囊性变、彩色血流信号常见、中一高阻型动脉血流频谱。中央区囊性变与位于血管旁是盆腔神经鞘瘤的相对特征性表现,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