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磷酸肌酸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脑能量代谢的影响

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届组稿会暨第三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ingyan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外源性磷酸肌酸(CP)对大鼠心肺复苏(CPR)后脑保护的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常规复苏组(B组)、小剂量CP组(C组)、大剂量CP组(D组),各组再分别按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B、C、D组)或气管切开后(A组)0.5 h、3 h、6 h、12 h、24 h时间点分为5亚组(n=8)。B、C、D组采用窒息法建立大鼠心搏骤停(CA)和CPR模型,ROSC后即刻C组静注CP 0.5g/kg,D组静注CP 1.0 g/kg。A组仅施行麻醉、气管切开、血管穿刺等操作,不行窒息及复苏。各亚组在相应时间点取材大脑额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三磷酸腺苷酸(ATP)、二磷酸腺苷酸(ADP)、一磷酸腺苷酸(AMP)含量,并计算总腺苷酸(TAN)及能荷(EC)值;采用吸光度法测定脑组织钠钾腺苷三磷酸酶(Na+-K+-ATPase)、钙镁腺苷三磷酸酶(Ca2+-Mg2+-ATPaae)活性;HE染色观察光镜下大脑皮层病理变化。应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与A组比较,B、C组各时间点ATP、TAN、EC、Na+-K+-ATPase、Ca2+-Mg2+-ATPaae均降低(P<0.05或P<0.01),D组0.5 h、3 h、6 h、12 h时间点ATP、TAN、EC、Na+-K+-ATPase、Ca2+-Mg2+-ATPase均降低(P<0.05或P<0.01),B组各时间点AMP均升高(P<0.01),C、D组0.5 h、3 h时间点AMP升高(P<0.01);与B组比较,C、D组6 h、12 h、24 h时间点ATP、TAN、EC、Na+-K+-ATPase、Ca2+-Mg2+-ATPase均升高(P<0.05或P<0.01)。C、D组6 h、12 h、24 h时间点AMP均降低(P<0.05或P<0.01);与C组比较,D组6 h、12 h、24 h时间点TAN、Na+-K+-ATPase、Ca2+-Mg2+-ATPase以及24 hATP均升高(P<0.05或P<0.01)。大脑皮层病理变化B组严重,C、D组较轻。结论:心肺复苏后存在脑能量代谢障碍,CP可以增加CPR后脑组织中的ATP含量,提高Na+-K+-ATPase和Ca2+-Mg2+-ATPase的活性,减轻脑组织病理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在大剂量给药时作用更明显。
其他文献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PC12细胞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的影响及可能的细胞信号机制。
观察外源性硫化氢(H2S)对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涉及的细胞信号机制。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渐进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疾病。老年性痴呆已成为继癌症、心脏病、脑血管病之后引起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病因。传统中医认为老年性痴呆属呆病、痴呆、癫病等范畴。中药在防治老年性痴呆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就近五年中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因AD的患病率既可在≥65岁者高达1/10,在≥85岁者可高达半数,防治AD应从出现症状前开始进行防治,预期能取得较佳防治效果。文章阐述了关于药物用于防治MCI各种意见,MCI非药物治疗包括运动、饮食、认知训练、DHA及维生素B族干预以及其它研究进展。
因AD的患病率既可在≥65岁者高达1/10,在≥85岁者可高达半数。文章重点介绍动脉硬化与老年认知障碍的关系,用叶酸、维生素B族防治老年认知障碍的某些研究进展,DHA防治老年认知障碍,微量元素与衰老及认知功能的关系等内容。
文章从一、促炎/抗炎细胞因子与衰老、认知功能障碍;二、抗炎干预与认知障碍防治这两个方面阐述炎性衰老和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指出防治炎性衰老对防治认知障碍的重要性。
我国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痴呆、及痴呆前期之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病率极高,MCI转化为痴呆的年转化率10-15%,故防治MCI以降低其转化率是防治痴呆的关键。本文特提出用国内研发的石杉碱甲并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以干预MCI转化为痴呆的转化率。石杉碱甲的多靶点、多效应作用在上游发挥防治认知障碍作用。研究显示微循环障碍是老年认知障碍发病的机理之一,因
目的:探讨JNK3信号通路在亚低温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具体机制。方法:采用四动脉阻断法诱导大鼠全脑缺血,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亚低温处理组、SP600125(JNK3抑制剂)处理组及溶剂组;采用亚甲基蓝染色检测大鼠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伤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JNK3及c-jun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亚低温处理组、SP600125(JN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在诊断和病情评估方面的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确诊为急性PTE的患者48例为研究组;对照组选取同期来我院查体的正常人50例,其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因素与研究组相匹配,分析急性PTE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右心室内径,栓塞面积,是否合并肺动脉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对过氧化氢(hygrogenperoxide,H2O2)氧化损伤的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type Ⅱ cell,AEC-Ⅱ)凋亡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p53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均予腹腔麻醉并取肺,分离纯化AEC-Ⅱ以1~2×106个/mL接种于培养板,原代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