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绘+卉友”在矮牵牛土壤病害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第十一届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ag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侵染,严重影响矮牵牛的存活率.为保障其观赏性,本试验以“优绘+卉友”处理,探索该组合对矮牵牛苗期、盆栽和地栽3个栽培阶段的病害管理方案,以明确“优绘+卉友”对矮牵牛的保苗效果及对其生物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这3个时期施用“优绘+卉友”后,供试矮牵牛品种无药害现象发生,并且药后30天保苗率达到95%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的67.33%,有效保障了矮牵牛的观赏性.处理后的茎叶鲜重和根系鲜重均有明显提高,矮牵牛更加健壮,观赏性更佳.
其他文献
桃褐腐病对桃产业危害十分严重,能够造成产量极大降低.近年来在中国的发病呈加重趋势,为此桃褐腐病防治工作已经迫在眉睫.甾醇脱甲基化酶抑制剂(DMIs)的使用在生产实际中对褐腐病有较好的防控效果.然而由于生产中大量施用,桃褐腐病菌在部分国家对DMI杀菌剂已产生抗性.前期研究表明,DMI杀菌剂靶标MfCYP51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域插入的65bp(Mona)元件使MfCYP51基因表达水平上升,从而产生对D
为探索胡萝卜软腐病严重度和黑腐病病情的相关性,筛选出两种病害的最佳协同防治方法,通过自然发病条件下测定2个类型药剂6种不同施药方法对两种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连续施用黑腐病防治药剂3次,胡萝卜黑腐病病株率显著下降,软腐病病株率也显著下降;通过连续使用2次百菌清后使用1次农用链霉素对黑腐病和软腐病的防效分别为92.18%和86.61%,商品率达到96.17%,相比对照处理提高64.86%.说明胡
明确烯肟菌酯和丙硫菌唑混剂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上的可混性及其应用性,通过室内联合毒力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丙硫菌唑与烯肟菌酯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多个配比均表现为增效作用.2015-2016年共进行3点田间试验,25%烯肟菌酯·丙硫菌唑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有非常良好的防治效果,高剂量(135g a.i./hm2)下防效明显好于对照药剂40%多·酮可湿性粉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烯肟菌酯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生产中发生的病害之一,且随着草莓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加重.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是引起天津地区草莓炭疽病主要病原菌.本研究采用生长速率法将6种常用杀菌剂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福美双等对炭疽病病原菌的进行了敏感性测定.测定结果显示,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福美双对胶孢炭疽菌抑菌活性最好;吡唑醚菌酯抑菌活性一
为了明确叶菌唑与克菌丹不同混配组合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最合理的配比,本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5%叶菌唑原药、95%克菌丹原药以及5个不同混配组合对小麦赤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效果.试验结果表明,95%叶菌唑原药、95%克菌丹原药对小麦赤霉病菌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其EC50分别为0.13μg/mL、2.99μg/mL.5个不同混配组合对小麦赤霉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12%叶菌唑+24
2015年、2016年两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0g/L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对草莓白粉病有较好的预防和防治效果,可以作为防治草莓白粉病药剂登记使用,推荐田间使用剂量(有效成分)为112.5~225g/hm2.
为进一步明确辽宁省地区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抗药性的相关信息,本研究鉴别抗性菌株与敏感菌株之间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性,并对抗性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寻找分子水平上的差异性.结果发现,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感菌株之间在生物学特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且抗性菌株在BcOS1基因上存在突变位点,发现两种基因突变类型:Q369P和Q369P+N373S,进一步对各突变类型菌株数目和分布地点进行分析发现,辽
为筛选出防治黄瓜白粉病的高效、低毒、安全的杀菌剂,通过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对5种杀菌剂进行了药效比较.结果表明,80%硫磺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防效为84.07%;50%丙硫菌唑水分散粒剂的防效为79.15%;42%苯菌酮悬浮剂的防效为74.98%;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的防效为70.02%;0.5%小檗碱水剂的防效为61.98%.在试验条件下5个试验药剂对黄瓜无药害.防治黄瓜白粉病应优先使用80
本研究为了探索几种杀菌剂对葡萄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苯甲·嘧菌酯,苯醚甲环唑,腈菌唑三种药剂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25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稀释液,1500倍稀释液和2000倍稀释液,在连续喷雾3次,每次用药间隔10天,三次药后14天的防效分别是95.5%,82.7%和80.6%,明显优于10%苯醚甲环唑和40%腈菌唑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为了明确丙环·嘧菌酯在甜玉米上防治小斑病的使用技术.在大田条件下,通过4个独立的对比试验来验证,分别是不同药剂对比试验、不同水量对比试验、不同剂量对比试验和不同施药方法以及器械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效果:丙环·嘧菌酯略优于吡唑醚菌酯,差异不明显,但是明显好于吡唑萘菌胺;不同用水量的比较,结果如下:225L/hm2与450L/hm2的用水量明显比15L/hm2,75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