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共振成像(MRI)提供的影像学资料为依据,观察早产儿局灶性脑白质损伤(PWMD)的动态演变,并连续测定病灶及病灶周围区域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变化,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51例早产儿,全部在生后7天内完成MRI成像,依据MRI初次扫描结果,选取24例PWMD患儿作为病例组(n=24),同时针对每一个病例随机选取同时期出生胎龄相同MRI正常的早产儿设为对照组(n=24),分别测量病例组病灶及病灶周围区域,以及对照组相应区域的ADC值,其中病例组在初次扫描后的2-5周(平均17.8周)后复查MRI,并再次测量原病灶及病灶周围区域的ADC值,观察ADC值的变化.结果:1.初次MRI扫描(平均日龄5±2天):24例PWMD,全部(100%)DWI显示点簇状高信号,而常规MRI中19例(79.2%)T1Wl高信号伴T2Wl低信号,4例(16.6%)仅T1WI高信号不伴有T2Wl低信号,1例(4.2%)未见异常.ADC值测定:PWMD病灶区域的平均ADC值为942±170×10-3mm2/S,明显低于病灶周围区域1554±116×10-3mm2/S、及对照组相同区域1524±116×10-3mm2/S(P均<0.05).2.MRI再次扫描(平均日龄23±6天):24例PWMD,全部(100%)DWI显示原病灶区域高信号消失,常规MRI中9例(39.1%)T1Wl高信号完全消失,14例(60.9%)T1WI高信号未完全消失,但病灶面积较前缩小.ADC值测定:原病灶区域的平均ADC值升至1468±195×10-3mm2/S较前显著升高(P<0.05),但依然低于病灶周围区域1586±97×10-3mm2/S(P<0.05).而病灶周围区域的平均ADC值较初次扫描无统计学差异(P=0.212).结论:DWI对PWMD的早期诊断要明显优于常规MRI的T1及T2加权.但急性期后原病灶区域高信号的消失,并不代表该处的白质损伤己完全恢复,连续监测病灶及病灶周围区域的ADC值变化,能更加准确且微观的描述PWMD的病理改变(能精确、定量的描述PWMD的水分子运动情况,弥补DWl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