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镜在寻常型银屑病与慢性湿疹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来源 :第10届中国皮肤科医师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cz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银屑病是极常见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但部分病例表现不典型,易与慢性皮炎湿疹相混淆,需要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但皮肤组织病理检查是一种有创的检查操作,皮肤镜是一种无创的检查工具,既往应用于皮肤肿瘤的诊断中,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描述斑块型银屑病和慢性湿疹的皮肤镜特征,探讨皮肤镜在银屑病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斑块型银屑病和慢性湿疹患者共68例,入选标准:(1)临床上诊断斑块型银屑病或慢性湿疹;(2)皮损位于躯干、四肢.排除标准:(1)就诊前1个月内外用药物治疗或6个月内系统口服药物治疗(包括维甲酸、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环孢素和生物制剂);(2)皮损局限于头皮、掌跖部、间擦部位和生殖器区;(3)不愿参加此研究的患者.所有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行皮肤镜及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评估皮肤镜下血管形态、血管分布、鳞屑颜色、鳞屑分布四方面的皮肤镜特征.计算各特征出现的频率以及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共选取31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和37例慢性湿疹患者的皮肤镜照片,亮红色背景(敏感度71.0%,特异度75.7%)上规则分布(敏感度80.6%,特异度73.0%)的点状血管伴有白色鳞屑(敏感度71.0%,特异度83.8%)高度提示斑块型银屑病,暗红色背景上片状分布点状血管伴有黄色鳞屑提示慢性湿疹.此外,环状血管和发夹样血管对于诊断斑块型银屑病有很高的特异度(分别为91.9%和94.6%).结论 银屑病和慢性湿疹具有特征性的皮肤镜下表现,皮肤镜在银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很大的价值.
其他文献
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的学习,领悟到叶天士男科病的诊疗思想体系,体现在重天时、重禀赋、重藏腑、重经脉四个方面。重天时:叶天士在临证中始终贯彻着“天人相应”的观点,始终重视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界寒暑的更替,必然影响人的生命活动。重禀赋:叶天士在临证中不但重视人是自然的产物,更重视人是父精母血的结合体,父母体质的强弱决定着人的体质的强弱,临证必须重视禀赋。重藏腑:藏腑之间相生相克,形成一个内稳态,恢复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主任郭军,从医二十载,潜心钻研中西医结合男科,已编写男科专著近二十册.在忙碌的临床、科研工作之余,还悉心教育、指导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本人有幸师从郭军,现将郭师带教中西医结合男科研究生的一些方法略加总结,以臻读者.
目的 探讨灵芝多糖(GL-PS)在UVB照射所致体外培养真皮成纤维细胞光老化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原代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采用UVB照射建立成纤维细胞光老化模型,根据光照及给药情况分为正常对照组、光老化组、光老化+GL-PS 组(GL-PS保护组).MTT法检测细胞增值,β-半乳糖苷酶(SA-β-Gal)试剂盒染色衰老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ROS)含量,Western
患者男,27岁,HIV感染者.全身皮疹半月.查体:头面部、躯干、四肢对称、密集分布红色丘疹,互不融合.皮肤病理:肉芽肿性炎,组织细胞内见颗粒状病原体,PAS染色阳性.组织培养:马尔尼菲青霉菌生长.诊断:马尔尼菲青霉病.治疗:伏立康唑治疗后明显好转.
会议
目的:探讨分析心身治疗与护理在慢性难治性皮肤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间门诊收治的108例银屑病和白癜风患者(银屑病患者66例,白癜风患者42例),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前提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4例.治疗组中银屑病患者采用中药熏蒸和窄谱uvb治疗,白癜风患者采用窄谱uvb治疗,同时进行心理社会干预治疗;对照组中银屑病患者采用中药熏蒸和窄谱uvb
病史:全身散在暗红色斑丘疹、结节半年余进行性加重一月.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心肺腹等未发现明显异常体征.皮肤科检查:右上臂及其下方、肘部和背部均可见紫红色散在分布浸润性斑块,表面光滑,无痂屑及溃疡,边界清,圆形或类圆形,稍突起与体表,大小从1.5×1.5cm至3.0×3.5cm不等,压之不痛不褪色,质中等硬.其中右上臂可见一3.0×3.5cm大小结节,暗红色,表面光滑,无破溃,局部皮温正常.浅表淋巴
会议
患者 男,20岁。左侧背部出现囊性肿物半年余。系统查体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左侧背部见一鸡蛋大小伴透明囊性肿物,其基底中央触及一蚕豆大小形状不规则结节,质坚,无压痛。组织病理示:表皮明显增生,皮突延长,真皮内见大量界清的不规则细胞团块,细胞团块由大量影细胞和较多的嗜碱性细胞组成,两者间可见较多过渡细胞,部分区域内见较多异物多核巨细胞,周边由较疏松的纤维结缔组织包绕。诊断:囊性毛母质瘤。治疗:手术切除
病史:患者男性,19岁,面部痤疮半年以上,加重两月伴低热,面部疼痛,面部可见粉刺、丘疹、炎症性结节和囊肿融合形成脓肿,曾于皮肤科住院治疗,给予全身抗生素治疗,下颌行切开引流治疗,局部外用药膏以及湿敷及红光照射,无维A酸服用史,无明显好转后,要求门诊光动力治疗.
会议
李×,女,42岁 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前胸出现一直径约0.5cm的淡褐色结节,无不适.后皮疹逐渐增多,3月后就诊于我院皮肤科门诊,诊断皮肤纤维瘤,不排除梅毒可能,查RPR、TPPA均阴性,后患者就诊于协和医院,诊断玫瑰糠疹,予口服湿毒清,外用炉甘石,疗效不佳.后皮疹继续增多,1年前发展至颈部、后背,并出现多处斑块,多次就诊于我院及外院,效果均不理想.4月前,四肢近端及面部出现同性质皮疹,患
会议
目的 银屑病和脂溢性皮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两种炎症性皮肤疾病,临床上均表现为境界清楚的鳞屑性红斑,需结合病史以及某些临床特征以明确诊断,但是临床上有些病例表现不典型,特别是对于局限于头皮的皮损,二者极易混淆,需要行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但组织病理检查是一种有创的检查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有时难以施行。皮肤镜是一种无创的检查工具,既往应用于皮肤肿瘤的诊断中,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描述头皮银屑病和脂溢性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