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甲状腺肿超声诊断

来源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甲是非毒性甲状腺肿后期的表现,由于碘的摄入不足,无法合成足够量的甲状腺素,便反馈性地引起垂体TSH分泌增高并刺激甲状腺增生和代偿性肿大。本文将5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以下简称结甲)病人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了介绍分析。
其他文献
临床输血管理是指对临床输血工作进行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以期达到科学、合理、安全用血的目的。本文介绍了健全输血科工作制度,强化输血技术规范;加强血液管理,以及加强对输血记录的管理等开展的具体工作。
1999年《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2000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颁布实施,从此我国的临床用血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临床输血安全有了很大保障。为进一步规范输血技术操作,确保受血者的输血安全,2001年至2008年以来我市每年对二级以下医院的临床输血管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在一些偏远山区二级以下医院的临床输血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应引起重视。本文分析了临床输血存
老年性颅脑损伤病情复杂多变,不及时诊断及处理往往预后不良。本文介绍2008-2010年对338例老年性颅脑损伤进行CT扫描及动态观察的过程,浅谈了取得的良好临床效果。
神经纤维瘤病(nenrofibromatosis, NF)是神经皮肤综合征中的一种,是源于神经细胞异常导致的多系统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文报道经临床和MR相结合诊断的NF9例,分析并探讨NF的分型及各型的MRI表现特点。
常规CT和MRI扫描是脑梗死的基本检查手段,但无法显示超急性期(<6h)病变,如CT在24h后才能显示病变,MRI要在6-12小时以上才能显示,此时病变已失去动脉溶栓的机会。本文就2006年8月-2008年8月临床拟诊为超急性、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89例进行常规T1WI,T2WI及FLAIR,DWI扫描,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DWI和ADC图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多发性硬化(MS)是导致神经系统脱髓鞘和不可逆性轴索损伤的慢性炎性病变,过去主要靠临床诊断。磁共振技术的应用,使MS诊断的可信性大大提高,有可能揭示该病的发病机制。本文拟对MS的脑部磁共振影像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提高MS的MR诊断水平,并认识其MR特征表现。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作为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达10%-20%。早期诊断、及时抗凝溶栓治疗有利于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本文介绍了两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的临床表现,浅谈了影像学表现和鉴别诊断。
脑膜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数位于脑表面,位于脑室内者少见,占脑膜瘤的0.5%-5%。本文收集本院2005年-2009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共465例,其中位于脑室内者共13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及临床资料。
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快速发展和CT检查的广泛应用,CT辐射剂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如何减少CT辐射剂量就变成了一个迫切的问题。目前国内外有关低辐射剂量脑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 CTA)临床应用的文献报道不多,本研究目的是对比分析低辐射剂量和常规辐射剂量脑CTA对脑动脉血管的显示效果,并进一步探讨低辐射剂量脑CTA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 CNC)由Hassoun等于1982年首次报道并命名为CNC,至今文献报道已有280余例。它是一种颅内少见的神经上皮源性肿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25%-0.50%,多见于中青年人,无明显性别差异。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13例CNC的CT及MR影像特点,以期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