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探索

来源 :北京科学技术情报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rob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高校日益重视学科建设的环境下,本文旨在探索高校图书馆进行文献资源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引导高校图书馆更好地进行文献资源建设,提高馆藏质量.方法:通过对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思考,本文提出了注重文献质量、满足读者需求、树立学科意识、建立特色资源等需要注意的方面.本文结合本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文献资源建设的途径.结果/结论:结合理论与实践,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中,需要关注各服务商的质量和服务,以“内容为王”;多方征求读者意见,分层服务,让读者参与到选书过程中来;结合本校学科实际情况,建设特色馆藏,体现本馆不同于其他图书馆的独特性.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我国对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2004年我国明确提出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并通过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在2006年发布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2011年发布的《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到:加大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力度,大力推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突出建设集约化、应用平台化、服务整体化,进一步提高电子
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任务,更是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北京的科技创新.本文通过分析国外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中心政府行为作用,发现政府主导型科技创新中心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对于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高校等创新主体所不能取代的,因此,应建立政府主导、其他主体参与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机制.
科技声像是科技情报的重要组成,是促进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的重要手段.如何在新时代下,了解科技声像情报的当前形势,运用科技声像情报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宣传服务,是科技声像单位必须分析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科技声像情报的存在原因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推动科技声像作用于成果转化中的应用方式,及其网络化发展趋势.
目的:本文通过对区块链的深入研究,将其发展延伸到各个领域,在各个领域中展现区块链独特的优势.方法:本文对区块链的概念、优缺点、技术发展态势以及应用前景的研究,表现了区块链的内在优势与发展潜力,力争体现区块链知识的完整性.结果/结论:本文将对区块链本身以及对区块链产生的价值和未来的发展态势进行研究,力求形成一种全新的系统,将其延伸到其他领域,深入研究并完善区块链技术,以便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当今时代已进入区块链时代,有人说,区块链是继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代核心技术,代表着未来.也有人认为,区块链概念尚无法落地,是技术泡沫.面对备受争议的区块链发展热潮,应如何理性面对?区块链可以带来巨大机遇,但同时有机遇就会有挑战,挑战越大机遇也越大.2018年,区块链已进入发展新阶段,区块链作为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但要理性地分析与判断区块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将就区块链时代带来的机遇与伴生的安全威胁进行
2018年,北京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国家战略需求引导科技创新方向,以科技创新引领高精尖产业发展,以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城一区”为主战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时间表:2020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35年,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坚力量和引领世界创新的新引擎;2050年,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科技创
北京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以“三城一区”为主平台,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打造北京发展新高地.要以长远战略眼光审视科学城的规划,立足高点定位,努力打造百年科学城,着力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实现突破;要实现成果转化,为北京构建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新动能.
内外部的竞争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和战略的制定、发展.本文分析了市属科研机构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同时利用五力模型对其外部竞争环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优化其智力资本,才是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得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现阶段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而开展的一项国家级教育工程.科研型人才的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一般科学研究的研究流程,阐述了图书馆在缩短科研新手的成长过程中所能起到的支持和帮助.本文从帮助科研新手角度出发,提出图书馆可以提供的相应解决方案,以帮助科研新手更好、更快地带入新角色,熟悉并进入科研之路.
本文通过对当前网络环境下的阅读特点,以及当代大学生求知求胜、求新求快、从众趋同、功利至上、娱乐休闲等阅读心理进行分析,试图挖掘出高校图书馆在数字馆藏建设、人力资源、服务模式等服务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从而针对数字馆藏、人员能力、阅读环境和个性化服务四大方面提出有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