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国际会展中心钢网壳空间结构体系的施工关键环节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165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跨钢网壳屋盖施工中,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滑移脚手架稳定性验算、抗震球型铰支座位移偏差控制和校正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为类似大跨结构的施工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讨论了大型平板类钛叶片铸件采用石墨机加铸型、分散引入式底注浇注系统、平板底面设计反变形量、采用热等静压技术消除铸件内部孔洞等铸造工艺特点及设计原则.叶片铸件外轮廓尺寸为1721 mm×805 mm×380 mm,单件质量300 kg.分析了铸件易产生变形、浇不满、气孔、缩孔缺陷的工艺难点,通过对叶片的铸造工艺研究,制造出符合技术要求的优质产品.
采用EBSD方法研究了TA15合金单筋热挤压成形过程中的织构演变规律.TA15合金分别在850、925、960 ℃温度下进行单筋正向热挤压变形,变形速率采用0.3和0.1 mm/s,压下量取80%、60%、40%.对不同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和变形量下的试样进行织构分析.研究发现,在TA15钛合金原始试样中存在着{1012}织构;单筋正向热挤压后的TA15钛合金中存在α相织构,并且随着变形温度的增大,
研究Φ300mmTA150合金棒材的锻造方法和工艺参数对棒材的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锻造方法(取消镦-拔工艺)和优化工艺参数,可得到满足标准要求的棒材,该工艺更适于批量化生产的锻造工艺.
电子束冷床熔炼技术(EBCHM),由于其特有的除杂效果和可大量回收残料的特点,正逐渐成为生产高质量钛及钛合金锭坯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乌克兰国家电子束冷床炉熔炼技术的发展现状.
通过TEM的观察和分析,研究了Ti-22Al-26Nb-0.5Si(at%)合金中硅化物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基体的取向关系.实验结果表明,Ti-22Al-26Nb-0.5Si(at%)合金中的硅主要是固溶在基体中,少量的硅以硅化物的形式存在.硅化物具有Ti6Si3(SⅡ型)结构,但其成分的构成近似(Ti,Nb)4,(Al,Si).单相组织中硅化物存在于B2相内部.双相组织中硅化物主要存在于α2相和B2
采用电子探针研究了同晶型β稳定元素Mo、Ta在高温钛合金Ti-60A典型显微组织(等轴组织、双态组织和片层组织)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元素含量的增加,各相中Mo和Ta的含量逐渐增加,但在各相中的分配比例不同:在β转变组织(βT)中含量偏高,在初生α相(αp)中含量偏低,其中Mo的分配不均匀程度比Ta明显的多.等轴组织α相中Mo、Ta的含量稍高于双态组织的αp相,而双态组织βT中Mo、Ta的含
研究了退火温度对Ti-75钛合金厚板显微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变点温度以下,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强度和塑性基本变化不大,冲击韧性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在890℃时,达到最高,然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略有下降;当退火温度超过相变点时,强度升高,塑性和冲击韧性降低.在相交点以下温度退火时,退火温度主要影响组织中初生α相的含量,即初生α相数量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当在相变
设计了3种含有Nb、Mo、Sn、Al、Zr元素的钛合金:Ti-3Al-2Zr-3Nb、Ti-3Al-2Zr-3Sn和Ti-3Al-2Zr-3Sn-1Mo,并研究了室温和低温下的强度、塑性和韧性。结果表明,Ti-3Al-2Zr-3Nb和Ti-3Al-2Zr-3Sn-1Mo的微观组织对退火温度不敏感,退火温度升高到900℃,晶粒仍比较细小.3种钛合金低温下(-196℃)屈服强度明显增加,塑性仍与室温下
选用φ400mm大规格棒材作为坯料,采用两种不同工艺生产出了截面为380 mm×80mm的大截面TA15钛合金扁材.研究了不同的锻造工艺对TA15钛合金扁材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相区一次镦拔后终锻出的扁材显微组织为典型的双态组织,塑性较为优良,力学性能满足标准要求;采用β相区一次镦拔、其他火次均在两相区终锻出的扁材虽然冲击及持久性能有所提高,但组织均匀性较差,塑性较低.综合考
随着国家限制使用实心粘土砖政策的实施,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新型墙体材料之一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是越来越广泛。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自重轻、保温隔热效果好和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等优点,它不但作为多层结构的承重墙和非承重砌体的砌筑材料,而且更多的运用到高层建筑的围护填充墙体,同时也存在由于不掌握加气混凝土砌块自身的特点,简单地照搬普通粘土砖砌体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产生在其表面的抹灰层空鼓、开裂的质量弊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