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致急性期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aini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唑来膦酸为第三代双膦酸盐,是目前药理活性最强的双膦酸盐类药物。唑来膦酸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为急性期反应(APR),以发热为特征,有时伴流感样症状和骨骼肌肉功能紊乱。对唑来膦酸引起骨骼肌肉系统功能紊乱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唑来膦酸与关节痛和骨痛明显相关。预防性使用其骨痛发生率较治疗性应用明显升高。对其不良反应考察,提示APR在非日本裔亚洲人、年轻患者和既往应用过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中更容易发生;而在吸烟患者、糖尿病患者、既往口服过双膦酸盐及欧美人中发生率较低。唑来膦酸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甲羟戊酸途径关键酶法尼基焦磷酸(FPP)合成酶的活性,阻止小G蛋白异戊烯化,导致细胞功能受到影响,进而抑制破骨细胞再吸收,而该机制可能是引起APR的基础。体外研究发现唑来膦酸抑制FPP合成酶,导致该代谢途径FPP合成酶上游中间产物异戊烯基二磷酸(IPP)和二甲基烯丙基二磷酸(DMAPP)在单核细胞中聚积,进而激活γδ-T细胞,引起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β等促炎因子的释放,导致炎症发生。临床研究发现应用唑来膦酸后有42%的患者出现APR,而这些患者γδ-T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较未出现APR的患者明显升高,进一步证实APR的发生机制。IPP激活γδ-T细胞,促进促炎因子释放的同时,还可使维生素D受体(VDR)表达水平上调。维生素D与受体结合增多,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则明显下降,临床研究已证实25(OH)D水平与APR呈明显负相关。当患者在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前加用5天30万IU的V_D3滴丸口服,可迅速增加血清中25(OH)D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可明显减少骨骼肌肉疼痛症状,炎症指标也明显下降。可见服用维生素D可能成为缓解APR发生的治疗药物。
其他文献
[目的]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是妊娠特有的疾病,对胎儿危害极大,而ICP患者胎儿缺氧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缺氧诱导因子HIF(hypoxia
自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与东欧转轨国家经济深受美元化问题之害,各国去美元化的努力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而遭受重大打击。本文首先从货币替代和资产替代两个层面衡量了转轨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总体框架下,结合现代隐喻学理论和文体学的有关知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探讨了隐喻在科技语篇这种特殊文体中的特殊表现,旨在进一步揭示隐喻和
认知研究对人类探索自身及人类与自然的奥秘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意义。本文从哲学角度对认知研究进行了一番思考,认为认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过程是认知得以实现的三个基本过程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及智能手机的普及,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海量的定位数据中蕴含了大量时间序列信息,这些数据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相关性,利用这些信息可以对定位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定位数据能反映出人群密度的变化情况,预测定位数据对人群异常事件的检测和安防部署预警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使用腾讯公开的定位数据,首先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预处理,然后研究ARIM
在我国目前的客观情况下,钓鱼执法因其能够取得直接证据、发挥规模威慑作用,弥补常规调查手段的不足,因而有现实的合理性。从理论和中国现行法制的角度看,钓鱼执法不违背依法
口腔正畸治疗与机械力的控制和使用密切相关,力作用于牙齿及其他相关结构,引起包括牙槽骨、骨缝甚至颞下颌关节区域的骨改建。成骨细胞既是骨形成过程的主要效应细胞,同时也
成本控制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及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所在。但企业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相容问题,尤其在物流成本控制环节更为显著
目的探讨永存左上腔静脉与胎儿畸形的关系及永存左上腔静脉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在我院行产前系统超声检查的7721例孕妇,以永存左上腔静脉胎儿为研究对象,超声检查胎儿生长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