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的牡蝠礁表面宽波段比辐射率观测估算研究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yili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牡蛎礁作为潮滩地区重要的渔业栖息地,其表面温度定量监测对潮滩生态环境修复和渔业资源保护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分析反演牡砺礁表面温度观测所必须的表面比辐射率的数值大小尚不明确.论文选取江苏海门砺岈山国家级海洋公园的牡砺礁作为研究区,利用搭载热红外相机的无人机对研究区进行实地观测,基于潮水退潮初期牡砺礁石表面和水体温度为同温的假设,利用搭载可见光热红外双镜头的无人机在日出后一刻钟对退潮的牡砺礁地区进行航拍,估算出牡蛎礁表面比辐射率为0.97,实验室保温箱验证实验的结果为0.981±0.002,二者结果相差不大,可以满足无人机热红外影像的地表温度反演,鉴于野外观测的实时性,野外观测方法是一种操作性更强的方法,为牡砺礁温度的无人机精确监测提供了方法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土十条"等政策性文件发布,从国家到地方主管部门都加强了土壤污染调查与管理.土地在开发利用中是否存在土壤污染状况应通过场地初步调查进行判定.本文将以石家庄某地块为例,按照《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的标准要求,进行场地初步调查.本次场地环境调查共布设12个土壤采样点,采集样品27个.检出结果显示砷、镉、铬、铜、铅、汞、镍、锌、石油烃、VOCs、
对浑浊度较高的地表水总磷监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改进,用浑浊度较高的地表水样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离心处理可降低浊度的影响,采用浊度补偿方式得到的监测结果偏低,消解后静置1~2小时可有效减小浊度的干扰.
流域梯级水电开发通过联合调度的方式,能充分利用水头,提高流域水能资源利用率,因此在水资源丰富的河段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梯级电站的兴建较大地改变了天然河道径流和热量的时空分配过程,且由于水温沿程变化具有传递性与累积性,在没有足够衰减距离的情况下,水温的改变效应随着梯级水库数量的增加而累积,最后将引起流域内一系列群体性、系统性和累积性的环境影响.本文通过研究金沙江上游梯级联合调度运行对下游河道水温累
水电梯级开发将改变河流水文情势和水环境,进而对鱼类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以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水电梯级开发为例,分析金沙、银江水电站的建设对鱼类资源及重要生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沙、银江水电站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剧原有的阻隔影响,压迫鱼类的适宜生境,需采取梯级联合生态调度、生态流量保障、柄息地保护、增殖放流、过鱼设施等措施减缓不利影响.
针对褒河干流管理保护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管理保护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操作可行的原则,围绕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六大任务,结合市情、河情,拟定治理与管理保护重点措施,对汉中市褒河治理、管理与保护工作提供指导.
水库调度改变了库区水动力特征,对水生态环境条件造成深远影响,支流库湾出现的富营养化与水华问题一直都是关注的焦点.在三峡水库调度的影响下,典型支流库湾香溪河水动力三维性特征明显,不同河段水体分层和水质分布也形态各异.水体传输时间尺度是评价水体水文水动力和水环境特征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三维水动力及示踪剂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水库调度运行期香溪河库湾水体传输时间尺度(水体局部冲淡时间)的三维时空分布特征,
滇池草海属于宽浅高原湖泊,其水域面积较大,受出湖口位置分布及入湖河道水量不均的影响,不足以使全湖形成良好水动力.为研究增设收集口与采取不同工程措施对提升草海水体置换效果的影响,开展环境水力学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模型成果表明,收集口设置有利于草海水体置换.工程建成后,开展了原型观测工作,成果表明,相邻收集口岸边污染物亦能被收集,收集口的影响范围可达150m.
由蓝藻产生的微囊藻毒素-LR(MC-LR)是毒性最大且分布最广的MC异构体.生物降解是目前去除MC-LR具有成本低廉且安全高效等特点的方法之一.本研究旨在从一株新型土著细菌Sphingopyxis sp.YF1中获得一种重要的MC降解酶microcystinase,探讨该酶对MC的降解特性及机制.结果显示,microcystinase的分子量约为40kda,在20μg/mL MC-LR、pH7和4
本文分析了运城市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现状;存在的污水粗放型排放、技术选择偏离实际需求、处理设施长效运行问题;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必要性和制定地方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完善污水收集体系、合理选择处理技术、建立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等对策.
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是监测工作的基本、重要的要求目前由于监测内容不断丰富,监测方法频繁更新,为实验室数据准确性带来了压力.环境监测实验室需采取必要的策略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获得真实可靠的监测数据,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总结实验室质量管理经验,切实有效的策略包括识别关键问题进行源头控制,加强质量管理降低风阶,重视数据审核严把出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