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辨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8例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xy8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应用气血辨论的疗效.方法:观察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共128例.其中治疗组68例,口服三七粉每日2克,每日2次,辨证分为三型:痰浊中阻型、肝阳上亢型、气血不足型:对照组60例,口服敏使朗6mg,每日3次,尼莫地平片20mg,每日3次.14天后分别观察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超声.结果:2组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变当从气血相关立论,以气血同治为大法,故在常见的主要征候痰浊中阻证、肝阳上亢证、气血不足证,随证运用气血药,经临床观察获得较好的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用自拟除烦安神汤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拟除烦安神汤治疗63例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63例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经治疗1个疗程后,治愈38例,占60%;显效12例,占19%;有效10例,占16%;无效3例,占5%;总有效率95%。结论:用自拟除烦安神汤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疗效显著,末发现毒副反应。
当前,随着我国各项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全面开展,综合性医院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科建设就是在这种新形势下重新得到快速的发展,中医药学科属于医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包合有许多下属的二级、三级学科中医药学科体系朝着类别更加齐全、更加丰富的方向发展。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学科建设正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医疗保健的进步和服务范围的扩展,传统医学的特色和优势越有
中医药学是中国独具优势特色的学科,加强学科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事。本文从临床科室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临床工作研究方向的界定、研究方向的遴选与培植3个方面的深入探讨,指出了综合性医院中医科学科建设的主要方向应该是针药并用。针药并用是关键环节,又是核心内容。同时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理念融入中医学科建设中,建立学科建设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明确学科研究方向,确立学科建设相关的过程及资源,保证其有效运行
会议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puerarin on rat hippocampal neurons cultured in high glucose medium,and to examine the role of the 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
会议
中医治病主要靠中药,医术再高明,如果没有优质中药,就不可能取得满意的疗效,甚至会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危害,因此中药质量的孬好,工作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治疗效果。影响中药疗效所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只有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临床医师加强全面掌握和综合考虑的能力,才能使中药疗效得到充分发挥。
细胞衰老是导致许多疾病的重要因素,与年龄相关的许多疾病常源于细胞的衰老。对于有分裂增殖能力的细胞而言,衰老后会出现分裂能力的彻底终止,这一类型的衰老称为复制性衰老。对于不具备分裂能力的细胞而言,由于细胞本身失去分裂潜能,相当于有丝分裂后的终末细胞。其衰老的形式自然不会是复制性衰老。人们通常将后者的衰老叫做非复制性衰老,其特点是,细胞代谢过程中形成的诸因素导致线粒体、内质网等重要膜性结构损伤,从而引
会议
会议
目的:观察麻芎丹仲饮对阳亢血瘀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临床症状、血压、Hcy、D-D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阳亢血瘀型)随机分为麻芎丹仲饮+络活喜(治疗组)和络活喜(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患者服药8周前后临床症状、血压、血清Hcy和血浆D-D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压降低,较对照组无显著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RLS患者按入院顺序以1∶1比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30例).针刺组以毫针刺法,配合TDP照射治疗,主穴取肾俞、大肠俞、关元俞、血海、阴陵泉、复溜、太溪(双侧或对侧).配穴取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绝骨.主穴以1.5~2寸毫针刺入1~ 1.5寸深,行提插捻转泻法为主,太溪向上斜刺0.5~1寸,使针感向上传导,留针30min
会议
目的:探讨社区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药治疗方案的构建和评价该方案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构建社区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药治疗方案,观察组(31例),按中医药治疗方案实施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治疗,利用BI量表、改良Rankin、NIHSS等量表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该社区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药治疗方案能改善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