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高效过滤器检漏方法的建立

来源 :第38次全国医药行业QC小组成果发表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903630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制剂及研发中心验证总计划的规定,洁净区高效过滤器A、B级区域为半年检漏一次,C级区域为1年检漏一次,D级区域为2年检漏一次。自上次检漏到2016年9月,B、C级区域高效已到检漏周期,需要安排高效检漏。因此,公司决定成立项目课题组织技术攻关。
其他文献
灌封岗位主要包括四个关键物料为进一步查找出降低生产成本的措施,对每个物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核算,只有打印膜符合降低成本要求,其他三种物料以降低到最小值,所以选择打印膜.
对2016年4月15日至21日焊帽工位不合格数进行了统计,每批焊帽工位不合格产品数量均多于51袋.活动目标为焊帽工位不合格品数控制在21袋以内。
目前灌封岗位产品组合盖单耗数量为200个/批,目标为100个/批以下。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使小组成员的质量意识、个人能力、团队精神、责任心、QC知识无形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以后生产总结了经验。
对2016年7月、8月异形袋产品数量进行统计,异形袋数量平均38袋/批.活动目标为异形袋数量控制在平均每批10袋以内。
本公司于2016年9月接到顾客公司反馈,认为公司生产的H原料药中可能存在残留物质X,从而导致其注射液生产中出现异常。对此,公司高度重视,公司一直以来严格按各国药典要求对H原料药进行质量控制,但药典中对残留物质X没有相关规定,也没有残留物质X的检测方法,无法对H原料药进行分析。H原料药中是否真的存在残留物质x,为确保产品质量,遂将此作为QC小组课题,并展开质量攻关。
QC小组对目前车间生产齐亭胶囊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为物料A的前处理过程为用研钵研碎后手工过300目筛,生产100万粒(1批)齐亭胶囊过筛需要30个工时.本文研究提高齐亭胶囊制粒工序生产效率的方法。
自公司搬迁至新厂区以来,一直以“改革创新,降本增效”为各单位的工作重点。在生产线的新旧交接过程中发现,新厂的配液系统在成产过程中药液损耗比较严重,对于成品的收率影响很大,所以选择“提高配液系统药液收率”作为攻关课题。
车间80%片剂产品为素片,片面细粉较多,产品的外观形象差,且在铝塑包装时容易因粉尘集聚造成密封不严等不合格产品,带来产品质量风险和物料浪费.因此,选择“减少素片表面细粉量”这一课题进行攻关.
为了更准确地查找原因、合理判断,小组成员查阅了现行生产设备清洗操作规程、岗位操作规程,设备每次清洗用水量平均值为12.72吨,在同行业内明显超高。根据现状调查,QC小组运用头脑风暴法从人员、设备、物料、规程、环境几个方面分析原因,绘制了原因分析鱼骨图。
本项目设定目标为固体制剂车间(洁净区)每月平均用蒸汽用量不超过710吨。公司领导重视QC小组活动,为QC小组提供资金、技术方面、氛围支持,为目标提供天时保证。车间拥有一支经验足、责任心强、肯钻研的技术骨干队伍,已多次攻关成功类似的工艺难题,为目标实现提供人和保证。对于本次攻关,大家都很有信心。2016年全年固体制剂车间蒸汽用量表中,2月、5月份每月的蒸汽消耗量均低于725吨。基于以上三点,认为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