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分析滇池表层沉积物和柱芯沉积物中总有机碳、总氮、碳氮原子比及稳定碳同位素,对沉积物有机碳来源进行示踪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人为干扰程度较大,草海沉积物有机碳来源较为复杂,受内、外源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而外海沉积物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水体浮游植物,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土壤有机质及生产生活污水输入的影响.滇池沉积物柱芯有机碳来源一直以来以内源为主.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81
【出 处】
:
第一届全国气体同位素技术及地球科学应用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滇池表层沉积物和柱芯沉积物中总有机碳、总氮、碳氮原子比及稳定碳同位素,对沉积物有机碳来源进行示踪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人为干扰程度较大,草海沉积物有机碳来源较为复杂,受内、外源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而外海沉积物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水体浮游植物,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土壤有机质及生产生活污水输入的影响.滇池沉积物柱芯有机碳来源一直以来以内源为主.
其他文献
利用有机显微组分镜下鉴定、干酪根元素分析以及干酪根碳同位素分析等方法对扬子地区古生界高热演化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进行划分.结果表明,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烃源岩为Ⅰ型有机质;奥陶系—志留系烃源岩为Ⅰ型和Ⅱ型有机质;而二叠系为Ⅱ型和Ⅲ型有机质对于高热演化阶段的研究对象,干酪根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较显微组分镜下鉴定和干酪根元素分析可靠.
通过分析黄陵地区裂缝充填物的碳氧同位素特征,对该地区延长组裂缝形成期次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充填物为2期产物,反映裂缝经2期构造运动形成.综合分析发现黄陵地区裂缝的形成存在3期,第一、二期为燕山期二幕和燕山期三幕,第三期为喜山期.现今裂缝分布是在燕山期构造作用的基础上经过喜山期改造而形成.
在聚合物驱后油藏1注4采井组开展了2轮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试验期间注入1.34%的激活剂溶液21419m3(0.0785PV),激活后内源微生物驱油的动态表现为4口采油井中CO2和CH4含量变化存在交替增减,与2轮激活剂注入次序保持一致,8口观察井也检测到油层伴生气中未有的H2,最远距注入井近1000m现场监测到CH4和CO2的δ13C(PDB)碳同位素含量变化范围分别在-54.5‰~-4
利用稳定示踪剂(18O和Cl-)和端元混合分割模型,通过分析2015年9~10月青藏公路沿线9个典型样点的降水、活动层水分、上限处地下冰及多年冻土水分样品,识别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上限附近地下冰的补给源,并估算各来源的贡献比率.结果表明,同位素组分(18O和D)与氯离子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差异,18O和D随土壤深度贫化,Cl-随深度富集.多年冻土上限处地下冰的补给来自活动层水分和下伏多年冻土水分,活动层
为探索特定化合物稳定同位素(CSSI)技术在侵蚀泥沙来源研究中的应用,采集三峡库区新政小流域7种不同覆被类型源地表层土壤和塘库表层沉积物,测定有机质含量、δ13Cbulk及脂肪酸δ13C.通过Tukeys HSD和Point-in-polygon检验筛选出适合泥沙来源示踪的脂肪酸标志物,运用MixSIAR混合模型得到不同源地土壤的同位素贡献比,根据样品有机碳含量求算各源地土壤的产沙贡献.结果表明,
天山是亚洲中部干旱区降水同位素研究的热点区域,但长期以来关于整个天山地区降水同位素缺乏系统的监测.基于天山山区及其南北坡的20余个站点事件尺度的降水同位素记录,明确了天山地区降水同位素的时空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利用同位素三元混合模型,计算了局地再循环水汽(地表蒸发和蒸腾水汽)对降水的贡献率及其不确定性;利用改进的Stewart模型,定量评估了云下蒸发过程中雨滴质量和其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程度;采用大
降水是干旱区荒漠植物重要的水分来源.为了说明降水变化对干旱区荒漠灌木水分利用策略的影响,以典型荒漠灌木泡泡刺、沙拐枣和5年、10年、20年和40年梭梭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水分利用在典型降水事件后的变化规律,测定了植物茎水、各潜在水源(降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δ18O值,并利用IsoSource模型对各潜在水源的贡献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泡泡刺对降水响应显著,22.4mm降水后,表层土壤水(0~50c
以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庐山3个不同方位处(庐山西面莲花镇,山顶牯岭镇和东面海会镇)采集的102个次降水样品同位素资料为基础,应用线性回归分析和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庐山地区大气降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和氘盈余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庐山地区夏半年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值普遍轻于冬半年,水汽来源季节差异明显;春季水汽运行轨迹可能是从海会到牯岭再到莲花;庐山地区大气降水线方程δD=7.
水循环研究对于钾盐矿床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钾盐矿床找矿工作离不开泉水线索,另一方面,钾盐矿床开采需要破解地下水干扰难题,尤其在热带多雨地区.氢氧同位素在水循环中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较好的指示了地下水及地表水的转换和成因演化,在老挝钾盐矿区,不同水体各自呈现了一定的氢氧同位素分布特征,对于钾盐矿床地质研究和开采利用有很好的支撑作用.
随着空气质量问题日益严重,大气气溶胶细颗粒物(PM2.5)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使用2015年冬季1月15~28日在江苏苏州东山自动气象站(120.26°E,30.14°N)采集的3h大气气溶胶样品,通过稳定碳同位素比值测定法研究了东山地区细颗粒物(即PM25)的污染特征、化学组成和来源,结果表明:在采样后期1月22~26日,东山遭受过一次持续性的空气污染过程.东山地区OC/EC平均值达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