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紫癜Ⅰ号对急性过敏性紫癜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来源 :第一届国际中医儿科学术会议、第二十二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暨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cky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药对急性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purpura,HSP)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00例HSP患儿按1:1分为中药治疗组(中药组)、西药治疗组(西药组);另抽取60例正常健康儿作为对照组.观察HSP两组病例症状消失时间,治愈率;检测对照组及HSP两组病例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和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中药组的有效率与西药组无明显差异,但中药组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西药组,同时复发率也明显低于西药组;对HSP患儿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上,中药组优于西药组.结论:中药能调节HSP患儿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缩短HSP患儿的症状持续时间,降低HSP患儿的复发率.
其他文献
随着MDCT的应用和肺癌普查的开展,越来越多的肺结节被发现,其中确诊的恶性结节中,多数为周围型肺腺癌。肺腺癌病理分型中指出除BAC外其它亚型均具有侵袭特征,间质侵袭程度是肺腺癌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节CT增强多观察结节最大层面净强化值,MVD只反映结节"热区"内血管生成情况。本文主要拟考察肺腺癌实性结节肿瘤间质比例、分布与MDCT早期增强间的相关性。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因其无创性和较高的准确性已成为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应用的16层及64层螺旋CT由于时间分辩率有限,当心率快时容易产生心脏搏动伪影,导致约12%的冠状动脉节段无法评价而使诊断准确率降低。临床上新近问世的双源CT因其双球管扫描的内在优势将时间分辩率提高到83ms(机架旋转时间330ms)而不依赖于心率,有望减少博动伪影改善图像质量。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
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利用肿瘤增殖旺盛、代谢活跃的特点进行肿瘤代谢显像,可敏感地显示活体组织中的葡萄糖摄取的差异。本文尝试将其应用于CT上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探查,探讨FDG PET/CT对胸腔积液患者,在肿瘤病因的检出及鉴别胸腔积液良恶性上的价值。
当今的医学影像发展迅猛,已由过去单一的X线诊断发展到今天的由X线、CT、MR、DSA、PET/CT等济诊断与治疗于一体的医学影像学,并向功能影像、分子影像迈进。正因如此,在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示其形象、直观的特点。本文通过教学、考试、调研等不同侧面找出影响多媒体教学的相关因素,提高教学水平。
本实验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标记血管内皮祖细胞,进行兔活体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血管内皮损伤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MR成像研究,探讨其影像学特点,为进一步开展以血管内皮祖细胞为靶向载体,进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治疗,奠定实验研究基础。
关于脑缺血后NOS表达已有不少研究,检索近几年的文献,尚未见采用CT灌注成像技术测定某一缺血状态下大脑皮质NOS表达的研究。本文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模型,应用多排螺旋CT对大鼠顶叶皮质进行多层CT灌注成像,测定脑血流量;运用NADPH—d法做N0S神经元染色,观察脑血流量<20%正常值的重度脑缺血状态下,顶叶皮质NOS阳性神经元数量表达及变化;并观察脑缺血后NOS表达与脑血流量的关系。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能直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亦称血管母细胞。本文侧重综述了EPCs的表型、鉴定、分离培养以及数量。
本文论述了MRI测量脑铁含量方法学的研究、正常人脑铁含量的MRI定量的研究以及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症脑铁的MRI临床应用研究。
外治法以其简、便、廉、验、效、捷的特点受到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普遍重视,是中医有效的给药途径之一,目前,中医外治热潮正波及全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然而,不能否认中医内病外治发展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中医内病外治的概念、机理、方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中医内病外治的发展提出了个人的儿点建议.
目的:研究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在文献系统回顾基础上设计临床调查问卷,通过较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前瞻性调查研究,采集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基本信息,以聚类分析、频数统计、因子分析、方差分析、x2检验等方法,归纳南北两地RRTI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对南北两地1274名适龄儿童的临床调查显示,急性感染期南方分为气虚外感、风邪犯肺,寒热错杂,热重于寒、阴虚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