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多层凝析气田动态监测技术和气藏管理实践

来源 :2015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excu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南中国海29/26合同区块的荔湾3-1是我国第一个深水凝析气田,水深为1350~1500米,设计高峰销售气量为33亿方/年.为了保障气田稳产高产,提高天然气和凝析油采收率,在每口井均下入两支井下永久压力计和三相湿式流量计,利用瞬时多相流模拟软件实时监测所有生产节点的压力、温度和流量.为气藏动态管理和流动保障提供支持的生产数据库实现了每天数千条记录的自动更新.一年多时间的动态监测证实了断层及气藏间的连通性,流入动态曲线显示多口井的产能比清井时期大幅提高,完井污染被有效清除,油藏数值模拟预测气田完全能够达到ODP设计的高峰气量、稳产年限和最终采收率等开发指标.荔湾3-1的动态监测和气藏管理将为类似深水油气田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其他文献
海洋石油陆岸终端属于海洋石油生产设施的一部分,为达到运营、生产、应急、培训与管理一体化,模拟真实企业场景、模拟应急演练场景和应急指挥等功能,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系统建设从而锻炼生产人员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应急指挥水平,并与总公司实现互联互通,提高应急指挥水平,本项目依托在建陆岸终端工程,研究开发了一套三维应急系统,该系统具有实景演练、模拟现场、数据存储、应急指挥等功能.
塔中志留系油藏属于超深薄互层低渗透油藏,纵向发育多套油层,油层薄且储层物性差,油井自然产量低,多数井需进行措施改造.基于油藏地质认识、工程参数和生产动态数据,对井区20余井次的措施改造井进行系统评价,分别得到不同措施类型、工艺参数与措施效果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数值模拟手段进一步模拟薄互层油藏在不同完井工艺条件下各含油砂体的产出和层间干扰情况,明确了不同完井方式下合层开采时油层产出的机理,为井区和类
底水过早进入油井和含水率迅速上升制约着底水油藏的开发效果,水平井分段完井结合使用井下流量控制阀(ICV)有助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底水调控.笔者提出含水变化率作为新的调控触发条件,通过ICV控制井筒流入状态,调整油水界面,延缓井筒含水率上升.通过数值模拟实验论证了针对底水油藏调控策略的可行性.认为反馈调控能够有效控制油井含水率上升,提高水驱波及范围.依次打开布设在高渗透带的ICV将进一步降低含水率并采
污水处理工艺对于整个原油集输工艺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污水处理,不仅可以防止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还可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水循环的利用率.我国许多油田已经进入采油的中后期,采出水含量严重超标,甚至某油田高达90%.回注水成为注水的主要来源,而采出液含水率上升,外排水量也不断增加.本文对我国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状况进行了介绍.为了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膜分离技术、超声波破乳技术、高
气藏生产过程中储层压力变化范围大,引起天然气高压物性参数显著变化,影响压力平方差形式和压力形式产能公式计算精度.而常用的拟压力产能公式计算过于繁琐,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对于特定气藏来说,天然气组分相近,高压物性参数相同,因此可根据高压物性曲线拟合拟压力函数积分项P/μZ与压力P关系式,再结合非线性渗流方程推导出气井产能计算通式.4口回压试井IPR曲线计算结果表明:产能计算通式与拟压力形式产能公式计算
建立了双重孔隙介质多层油藏流线数值试井解释模型,该模型主要由生产和测试两个阶段的数学模型组成:生产阶段的数学模型为黑油模型,主要用于模拟生产历史过程求得测试时刻的压力分布、饱和度分布和流线分布;测试阶段的数学模型为流线模型,用于模拟测试井在测试阶段的压力变化求得测试井的理论压力响应,它是由测试井周围每一条流线建立的数学方程联立组成的,每条流线可考虑地层非均质和流体参数的变化.分别采用流线方法和数值
油气田开发中人们期望保持油田长期稳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油气田是否可以保持稳产?需要进一步研究油气田稳产所要满足的条件,探索究竟稳产需要什么样的储采平衡条件.本文从油气田开发规划与计划中常用的储采比、储采平衡系数、替换率及采收率等几个重要的油气田开发的基本概念入手,给出了其定义及计算公式,推导给出了原油采收率、原油储采平衡系数和原油产量变化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方程.同时,推导出了油田稳产的产量平衡系数
油田开发中后期,生产井井况愈加复杂,有的生产井由于层间矛盾突出,出现产层间倒灌问题,或由于套管腐蚀破损造成流体漏失,低产井、裸眼井、斜井、脱气井、稠油井以及特殊管柱井的产液剖面测试都是困扰测井和油藏工作者的难题.通过技术创新,拓展了示踪流量测井方法的应用范围.通过改变示踪流量测井仪的源距,扩大示踪流量的流量测量范围;通过个性化的测井施工工艺设计,可以评价生产井倒灌层,判断套管漏失位置,解决疑难井复
为了准确计算凝析气藏储量与反凝析油损失量,以及确定合理的开发方式,十分有必要对于相态变化规律进行深入还原及预测.本文基于凝析气藏相态实验基础参数,结合物质平衡方程,建立了高气液比凝析气藏流体相态以及相态变化计算模型,并通过牛顿—拉普森算法迭代求解,最终计算得到了衰竭开发相态变化与动态相图.经过对比分析认为所建立的高气液比凝析气藏流体相态计算模型以及相态变化计算模型可以真实反映气藏相态变化规律,并指
凝析气藏开发中存在复杂的相态变化,在凝析气井产能试井过程中易产生井筒积液,同时关井后井筒内相态重新分布会使影响测试效果,上述情况往往使产能测试资料在进行分析时产生异常,无法得到准确的产能.本文在分析异常产能测试资料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建立了校正后的产能方程,提出了异常产能测试资料校正方法.通过该方法对异常资料校正后,均求取了准确的无阻流量.本方法可大大提高产能测试资料的利用率,减少重复测试成本,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