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兴安岭地区营建红松种子园的措施

来源 :2008年(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松是小兴安地区优良的用材及经济树种,多年以前曾被引种到大兴安岭地区,能正常生长及开花结实.采其接穗繁育苗木,在大兴安岭地区选择适宜区域建设红松无性系种子园.将成为红松坚果种子生产基地,既可以丰富大兴安岭的树种,又可以保护优良遗传资源,还可以实现林区经济的多方面发展.
其他文献
工业和人类生活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CO2已使全球气候变暖,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日趋恶化.实行CO2高效利用与地质埋存相结合的一体化技术思路中缓解环境污污染压力、提高石油采收率(EOR)的有效途径.针对这一问题,文中建立超目录涵数,并用Eclipse软件对CO2驱的6套注采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井控方法是CO2埋存与EOR的最优方法,该方法的CO2埋存量最大;水气交替驱和水驱后转C
介绍了我国焦化行业发展现状和清洁发展机制的由来,在分析焦炉煤气利用的主要途径燃料用气、发电用气、化工用气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了焦化行业CDM技术途径:焦炉煤气发电、干熄焦余热发电、混合煤气发电.统计分析了我国焦化行业的CDM项目情况.
降低CO2化学吸收技术的能耗,提高吸收效率是目前的研究重点,本文首先介绍了采用混合吸收液来实现CO2高效低能耗分离.试验表明,在MEA吸收剂中添加相对浓度(α)为0.2的MDEA后,吸收液对CO2的脱除性能要稍微优于单一MEA,且其再生能耗降低约1%~5%.而当MDEA溶液中添加PZ后, CO2脱除性能随着PZ浓度的增加而大幅提高.但从CO2脱除效率和再生能耗综合考虑.PZMDEA混合吸收液的较优
由于二氧化碳热力学上的稳定性及动力学上的惰性,因此,有效地进行化学转化与利用关键在于利用金属络合物、活性催化剂对二氧化碳的活化.研究二氧化碳与金属络合物、活性催化剂分子的相互作用;探讨二氧化碳的化学活化机理以及催化剂的结构、反应条件对二氧化碳的活化、催化活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发展二氧化碳的功能化转化的化学方法学.基于二氧化碳与催化剂的弱相互作用以及催化活化原理,单组分双功能或双组分双功能的高效
小麦玉米杂交量产生小麦单倍体效率最高的途径之一.但由于其加倍单倍体的产生效率不够高,制约了该技术的育种应用,在云南夏、秋、冬季自然条件下,小麦和玉米均可同季大最种植,为该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对昆明自然条件下冬性和半冬性小麦材料通过春化处理后在昆明夏播的抽穗情况及其与玉米杂交的可行性、提高单倍体苗加倍效率的方法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性、半冬性小麦材料通过30-60天的春化处理可在昆明夏
黏虫是粮食作物的主要虫害之一,咸阳市黏虫灾害的大面积突发,已引起各部门的高度关注.气候变暖可能导致农业病、虫、害发生的区域扩大,本文通过咸阳市渭城区黏虫突发的气象条件分析,总结了黏虫在气候变暖情况下迅速发育、成长、和及时防御的气象指标,意义非常重大,对今后修改或制定虫害防治规程,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香河县近年来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本地区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及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为使大棚蔬菜生产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香河36a(1971年~2006年)来蔬菜生产期间(10月~次年4月)的气象限制因子进行气候统计分析,指出影响大硼蔬菜生长的一般气象因素和灾害性气象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趋利避害措施,以供参考.
采用离子束介导法将大豆DNA导入中育5号,淮阴9628两个小麦品种.结果表明:T1代获得高蛋白(>15%)单株114株.最高株蛋白质含量为21.44%,明显提高了小麦单株蛋白质含量,而且,这些高蛋白性状变异,从T1到T3代大都可以遗传,部分系统在T3代基本稳定,说明离子束介导外源DNA,明显提高了基因转移和诱变作用,变异性状可稳定遗传,有可能成为实现超级小麦发育种突破的一条最有效途径.
政府孵化科技就可化苹果废枝为金钱,食用菌产业是继农,林、牧,药等种植业"绿色革命"之后的"非绿色革命"(即白色革命),它可将全球极为丰富的农林秸秆、枝条和农、林、畜等加养业的下脚料转化为菇菌食品或食用菌衍生品(食品添加剂、功能改良剂、新特药品),在人类可耕地面积和粮食产最达到极限时,人类未来的粮食安全和蛋白质饥饿的补余供给就将必然由食用菌农业来转化农林畜下脚料而完成,而中草药和药用真菌间的双向新型
通过标准地调查,分析了雨冰冻灾害天危害与日本落叶松人工结构、地形、气象等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总出营造适宜的初植密度,采取合理的抚育间伐,以及营造混交林等方式可以提高雨冰冻灾害天气危害的能力.初植密度以3×4m为宜,抚育间伐以机械间伐法留2行间伐1行为宜,营造混交林以与优良乡土阔叶树种混交为宜.在生态比较脆弱、立地条件比较差的地方要按适树的原则,不适宜营造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地方坚决不造.受雨雪冰冻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