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藤材的解剖特性

来源 :第二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q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藤材的基本解剖特性,对于藤材的归类、开发利用和加工改性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对我国华南地区的主要材用棕榈藤黄藤(Daemonorops margarita)的解剖构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解剖特性在藤茎纵向(上、中和下部)差异不明显,在横向(内、中和外部)差异显著。(2)纤维长度、纤维比量、维管束分布密度、纤维胞壁厚度等自藤皮向藤芯减小,纤维宽度、导管分子长度与宽度、薄壁细胞比量、导管比量、维管束大小、后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直径、纤维微纤丝角等自藤皮向藤芯增大,藤芯纤维素结晶度比藤皮略高。(3)黄藤材具备良好商用藤材的结构特征,但径向性能差异较大,藤芯脆弱,且渗透途径限于茎内轴向,在实际加工应用中应加以充分考虑。
其他文献
规格材分等的目的是按照锯材最终用途和本身性能将其归入不同等级。建立规格材分等规则需要对各树种不同尺寸、含水率、密度以及强度降低缺陷等对锯材力学性能的影响有详尽深入的了解,本文概述了木材科学家为建立科学完善的分等规则所做的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进行的大量研究。
树木内部轴向残余应变在径向的分布情况,关系到人工林幼龄材锯解和干燥质量问题。本文在国内首次采用“中心板锯割法”结合“应变片法”对人工林尾巨桉原木内部轴向残余应变径向分布进行了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原木内部轴向残余应变径向上分布沿髓心的对称性较好,在靠近树皮处为拉应变,向髓心方向拉应变逐渐减小,到某个树干半径后减为零值,随即转变为压应变,向髓心方向压应变逐渐增大,径向分布的回归方程为:y=-21.0
本文采用加拿大NLGA分等规则分别对安徽、湖南、四川、福建四个产地横截面尺寸为45mm×90mm的总计1581根人工林杉木规格材外观质量进行评估,并用百分比和柱状图表示和分析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82.8%从SS等级降为No.1等级的规格材是由节子引起的;86.4%从No.1等级降为:No.2等级的规格材是由钝棱、漏刨、节子造成的。各产地杉木规格材分等结果略有不同,节子、钝棱、漏刨、腐朽、斜纹理
木结构用材对力学性能要求很高,必须达到规定的抗拉强度,但是当前的检测方法会消耗大量的试材,用无疵小试件又无法准确的评估足尺规格材的力学强度。故本试验通过对我国国家标准方法测试无疵小试样杉木的顺纹抗拉强度与美国ASTM4761试验方法的对比,力求得到无疵小试样抗拉强度与足尺规格材的抗拉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试验运用目测分等方法将足尺规格材分为4个等级,分别测试了足尺规格杉木材的顺纹抗拉强度,并分析了缺
以山东速生人工林三倍体毛白杨为对象,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和品系对三倍体毛白杨基本密度的影响,并研究了三倍体毛白杨基本密度在株间及株内不同高度的变异。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三倍体毛白杨的密度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减少,木材基本密度有增大的趋势;基本密度在株间的变异很大,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系的三倍体毛白杨基本密度差别很大;基本密度随树高的变化规律基本密度在树基部最大,到1.3m处急剧下降,然后随
在木结构设计中构件的剪切和弯曲这两项刚度指标经常使用。针对木质结构材料剪切模量的测试,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方法。在国内外市场上,木质结构复合材料对于弹性模量这一指标的产品标注给生产者和使用者造成了一定的误导。为了发展一种较为快速简单的测试方法,并解决木质结构复合材料在市场销售中出现的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各个木材和木质材料刚度测试方法标准存在的问题,理论推导了表观弯曲弹性模量和纯弯曲弹性模量之间
对8个种源的毛白杨无性系纤维形态重要性状的分析表明,各性状种源内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受中等至较强的遗传因素控制。建立了毛白杨无性系纤维形态重要性状的表型数据库,不仅为其木材纤维品质性状的优良无性系选择、亲本选配及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而且将为毛白杨材性性状的遗传改良及其分子育种奠定重要的科学理论基础,从而为毛白杨优良无性系的选育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对毛白杨木材工业的纤维原料遗传改良具
竹子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具有生长快、强度高、韧性大、刚性好、易加工等特点,因而用途广泛。但其直径小、薄壁中空、尖削度大且各项异性明显,造成竹材材性变异极大,这对其加工利用有很大影响。本文就对竹材材性变异研究进展做了概述,总结了竹材材性变异规律,并提出建议,为合理有效利用竹类资源提供了依据。
本文就不同高度对毛竹主要解剖特征及与毛竹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发现:自毛竹基部向上维管束比量逐渐增大,山脚、山顶维管束比量分别为39.1%和42.2%,山顶处值比山脚高7.9%。维管束平均面积自毛竹基部向上逐渐减小,山顶处维管束平均面积为O.314mm2,山脚处为0.282mm2,比山顶处小10.2%。基本组织比量随着毛竹轴向高度增加而减小,山顶、山脚基本组织比量平均值分别是57.8%和
从木材资源的现状出发,介绍木材热处理发展状况及当前世界流行的四种木材热处理技术:芬兰的ThermoWood工艺,荷兰的Plato工艺,法国的Retification(Retified wood)及Bois-Perdure工艺和德国的OHT(OilHeat-Treated)工艺。对桉树的热处理技术及热处理后的材性变化进行分析,提出桉树热处理技术发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