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水碳氮比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其结构稳定的影响

来源 :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lil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好氧颗粒污泥工艺启动周期长、运行稳定性差等问题, 在实验室构建两组序批式反应器(SBR), 从颗粒污泥特性、胞外多聚物(EPS)组成、污染物去除性能等角度, 开展不同进水碳氮比(COD/TN)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其结构稳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较高COD/TN(15~30)运行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工艺启动时间短, 但形成的颗粒污泥形状不规则、结构松散且大量丝状菌缠绕,运行后期出现颗粒解体现象; 相比而言低COD/TN(15~5)运行条件下, 颗粒化周期虽然较长、形成的颗粒污泥粒径较小, 但其结构致密, 同时在高氨氮水平下可长期结构稳定。定量分析颗粒污泥EPS组成发现, 低COD/TN条件下形成的颗粒污泥具有丰富的胞外蛋白与β-多糖含量, 利于增强污泥表面疏水性及维持颗粒结构稳定性。
其他文献
考察了EPS物理提取方法(加热法、阳离子交换树脂法)和化学提取方法(EDTA法和甲醛-NaOH法)对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提取量,并以离心法为对照组,利用高效凝胶排阻色谱、三维荧光
  以给水污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水玻璃为添加剂研制新型颗粒状给水污泥/粉煤灰基质(Graininessstromacalcinated bywatertreatmentsludge, Gscwts).采用正交试验对Gscws
会议
  本研究采用FLUENT软件针对高压喷射撞击过程, 以水为模拟工质, 进行了不同撞击距离、撞击压力和撞击方式的工况模拟, 并与实验数据对比, 从而进一步探究高压喷射撞击处理剩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地下水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使我国出现了大量地下水漏斗区,这些区域也因此出现了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给
  为提高剩余污泥的有机物溶出率和产酸量, 并节省碱性化学试剂的投加成本, 本研究主要采用以氨碱厂废渣(即碱渣)为原料, 进行碱渣焙烧实验, 对比考察原碱渣(AR)和焙烧后碱
会议
  本研究采用高压喷射撞击流法破解剩余污泥, 从撞击时间、喷嘴间距、高压泵出口压力几个方面研究该方法对剩余污泥破解的影响。破解效果通过污泥中位粒径(D50)、蛋白质、
会议
  Fenton 氧化法在高效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同时会产生大量富铁污泥, 针对富铁污泥的特点,提出对富铁污泥进行酸处理后用作污泥调理剂以实现富铁污泥的资源化利用.采用X射线
会议
干扰素γ(Interferon γ),作为干扰素系统中重要的Ⅱ型IFN,是由Th1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主要的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它对机体免疫反应有多方面的调节作用,能激活效应细胞,提高自然杀伤
2月14日,第5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获奖作品在阿姆斯特丹揭晓,美国摄影师约翰·斯坦梅耶尔于2013年2月26日在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海岸拍摄的《信号》获得年度图片奖和当代
  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分析的方法, 比较了电渗透高干脱水、热干化深度脱水和板框压滤脱水三种污泥脱水技术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 电渗透与板框压滤相比, 在富营养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