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眩晕患者的血管影像学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ming26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颈性眩晕的影像学特点,并评价彩色超声多普勒(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S)联合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在颈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62例临床诊断为颈性眩晕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39例行颈部血管超声和颈部 CTA检查,23例行颈部血管超声和颈部CE-MRA.选取30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18例行颈部血管超声和颈部 CTA检查,12例行颈部血管超声和颈部CE-MRA.评价两组间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的情况.比较CDUS与CTA/CE-MRA对椎动脉形态学检测的差异.结果:①在形态学方面:颈性眩晕组中椎动脉狭窄率(46.77%)及变异率(29.03%)均高于对照组椎动脉狭窄率(23.33%)及变异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颈性眩晕组椎动脉迂曲发生率(11.29%)与对照组(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血流动力学方面:CDUS显示颈性眩晕组血流下降发生率(66.13%)高于对照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性眩晕组椎动脉狭窄(86.21%)及变异者(72.22%)血流速度下降发生率明显高于椎动脉迂曲(28.57%)及椎动脉正常者(12.50%).结论:应用CDUS联合CTA/CE-MRA,可从责任血管形态学、血流动力学方面综合评价颈性眩晕的病因,对颈性眩晕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胸腰椎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PTH(复泰奥)治疗后的影像学改变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6年2月期间于本院采用PKP联合PTH(复泰奥)治疗胸腰椎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8例,其中男6例,女12例,年龄59-79岁,平均67.39±5.93 岁,手术椎体37个,其中胸椎18个,腰椎19个.
目的:上世纪70年代,我院以陶瓷作为内植物材料,成功研制出微晶全陶瓷人工髋关节并在国内率先开展陶瓷人工关节置换术。受限于当时的工艺水平,陶瓷的脆性较高,术中易发断裂,尽管多数患者术后短期疗效满意,但陶瓷作为一种新的摩擦界面,其远期效果如何,目前少有随访报告。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由于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其发病率已成逐渐上升,且易发生髋内翻,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较多。但随着生物力学的飞速发展以及手术技术的日益完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式不断进步,其中包括保守治疗、外固定支架治疗、髓外钉板系统、髓内钉及人工关节置换等治疗方式。
目的: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尚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讨应用全关节镜下内侧副韧带"拉花"技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选取:选取2013至2015年间的患者50名,入组标准:1)符合前内侧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改良Kellgren–Lawrence分期为2-3期的骨性关节炎;排除标准1)下肢力线异常:大于5度的内翻或外翻畸形; 2)感染性关节炎或创伤性关
目的 观察病灶切除后岛状皮瓣转移修复与全厚皮片移植修复在足跟与足跖部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临床纳入足跟与足跖部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70例,根据手术修复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创面,对照组进行全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
目的:探讨齿状突疾患所致上颈椎不稳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的优劣。方法:回顾性的总结1993年3月~2010年3月38例齿状突原因所致寰枢椎不稳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临床分型分为可复性和难复性寰枢椎脱位。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瘘(CAF)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中的形态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11月6648例成人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45例CAF患者(男性20例,女性25例),采用DSCT(31例)及256 iCT(14例).经VR、MPR、CPR等后处理,分析CAF患者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影像特征.结果 45例CAF成人患者(男性20例;女性25例)的CTCA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需要,平均
目的 探讨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造影(3D CE-MRA)联合时间分辨轨道随机MR血管造影(TWIST MRA)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3例怀疑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患者接受全下肢3D CE-MRA及小腿段TWIST MRA检查,对靶血管进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重建,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13例行3D CE-MRA检查图像质量为优、良、差的血管分别为115、95和11支,图像优良率达95
Purpose To determine the association of graft complications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using double bundle graft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atient and methods A total of 46 pa
目的:分析无肺栓塞DECT肺灌注图像中灌注缺损的表现特征及引起灌注缺损的原因。对象与方法:收集接受DECT肺灌注扫而无肺栓塞的受检者共60例。由两位影像科医生分析灌注缺损的原因,如:线束硬化伪影、运动伪影、肺内实质病变、气肿、气体潴留等,记录灌注缺损数和占各肺段的比例;统计灌注缺损的形状、大小、边缘、及原因。分析总结各种原因引起的灌注缺损的影像表现特征。结果:60例无肺栓塞受检者DECT肺灌注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