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与心肌缺血

来源 :山东省泰山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lar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脏是对硒十分敏感的器官。硒含量与心血管状况密切相关,缺硒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定量补硒能保护心肌细胞、防止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纠正心律失常。补硒能防止心脏的缺血缺氧性损伤。含硒的酶能消解动脉管壁损伤处聚集的胆固醇。硒具有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脂的作用,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液粘稠度,活化血液流动状态,减少血栓形成,促进栓塞后损伤的愈合,缩小心肌梗塞面积。目前用硒医治心脏病,如心绞痛、心肌梗塞、冠心病等,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硒保护心脏的缺氧性损伤及硒对心肌的保护作用进行了论述。
其他文献
本文对城市大气中铅尘的分布进行了研究。铅尘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弄清它在大气中的分布对于避免其对人们尤其对儿童的危害尤为重要。研究表明:铅尘在大气中的分布随着高度的降低而大幅度增加;马路边的铅尘大于公园绿地上的铅尘;干旱多尘土季节大气中的铅尘大于雨季。
锌(Zn)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ⅡB族,化学性质较活泼,是人体必需的微量金属元素之一,人体含有百万分之三十三的锌。锌与酶的关系极为密切,它决定并影响着300种以上酶的活性,如碳酸酐酶、羧肽酶、脱氢酶等。它们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转运物质和交换能量的“生命齿轮”作用。本文分析了缺锌与消化系统疾病、免疫病、内分泌病、皮肤病等疾病的关系,并对预防缺锌及锌中毒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目的:对白癜风进行黑宝、促黑霜、表皮细胞移植术三因素二水平干预研究。方法:选择2560例白癜风患者,在统一进行补骨脂酊治疗的基础上,采用2×2×2析因设计,随机分为8组,进行三因素二水平疗效观察,数据采用Ridit分析。结果:(1)在不进行表皮细胞移植术时,补骨脂酊单独加用黑宝、单独加用促黑霜、或同时加用黑宝和促黑霜,均比单用补骨脂酊疗效有显著提高(p<0.01),但三者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2)
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的同时,对263例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患者给予硫酸镁佐治,观察其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263例患者经硫酸镁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缓解。结论:硫酸镁对于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锌对不同碘营养水平妊娠大鼠发育和相关激素及对甲状腺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缺碘饲料喂养Wistar雌性大鼠复制缺碘动物模型,同时设补碘、补复合锌和葡萄糖酸锌、补碘加复合锌组。在实验不同时期测尿碘,3个月时将动物模型进行交配,3周内观察孕鼠发育情况,而后处死动物,检查活胎体重、畸胎死胎率和胚胎吸收率,取垂体、甲状腺进行病理学检查,同时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水平。结果: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螯合剂DHPO在铝中毒排铝时,对其他微量元素铜、锌、锰在尿中排出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在两周内皮下注射染铝(600 μmol Al/kg/day,5天/周)。将DHPO的灭菌水溶液分别按500、750、1000μmol/kg给低、中、高剂量组灌胃,收集给螯合剂前1小时和后6小时的尿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微量元素含量。结果
目的:探讨锌元素对化疗药物毒性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将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4组,蛋白锌组、硫酸锌组、单纯CTX组及正常对照组。1、2组每天分别用复合蛋白锌和硫酸锌灌胃,第5天,1、2、3组均给与环磷酰胺(CTX),按50mg/kg/只,一次性腹腔内注入,第14天脱臼处死,观察以下指标,外周血WBC、RBC、HBG及PLT计数;CD3+、CD4+、CD8+细胞(APAAP法)及CD4+/CD8+;骨髓有
本文采用微波消化技术,以自吸背景校正方式,在硝酸介质中,直接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灵芝中的镉,并研究了最佳的实验条件。该法在0-5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检出限为0.307μg/kg,回收率为97.6%-101.3%。
本文对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国际上,GMP已成为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实施GMP是在生产的全过程实施科学的全面管理和严密的监控来获得预期质量。当今时代,竞争愈来愈激烈,产品质量是各个企业恪守的竞争法宝,而GMP提供了保证产品质量的基本制度。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atherosclerosisinvolved disease,AID)如急性冠脉综合征、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已跃居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首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生命和健康。深入研究AS发病机制,对防治AID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痕量分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