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背斜对中生代盆山耦合构造的响应

来源 :2014年博士后学术论坛——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am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陵背斜位于扬子克拉通的东缘,其核部出露的崆岭群被认为是扬子克拉通的基底岩石,已成为华南地质学研究的热点地区.从区域上看,黄陵背斜紧邻江汉盆地,东、西两侧分别是荆当盆地与秭归盆地,黄陵背斜和周缘盆地构成明显的隆起-坳陷相对应的构造.详细的野外观察和构造几何学的剖析表明,黄陵背斜的两翼西陡东缓,构成一个不对称背形的穹窿构造.在穹窿形成过程中,相应岩石的变形以顺层滑脱及相关的褶皱和小规模的逆冲断层为主,在早三叠世薄层灰岩、志留纪龙马溪组页岩、奥陶纪灰岩、寒武纪炭质灰岩以及震旦纪陡山沱组薄层灰岩中广泛发育,并具有垂向缩短的重力滑脱特点,构造叠加关系指示了其形成于晚侏罗纪—早白垩纪之间.在构造变形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黄陵背斜成因的3种可能的动力学背景.
其他文献
以郑单958为研究材料,在土壤、肥力、环境条件及管理一致的前提下,采用防雨棚和人工补水方法控制土壤水分,利用大田分区种植办法,分析研究干旱胁迫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
根据大棚黄瓜霜霉病株发病率、病情指数及气象要素的同步观测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空气相对湿度是大棚黄瓜霜霉病发生的最重要气象要素.日均相对湿度≥80%的累计天数能较好
按地理区域划分,选取有代表性的9个县级气象台站19812010年早稻产量、减产百分率、产量结构及对应的高温指标即日平均气温≥30℃持续日数、日最高气温≥35℃持续日数,采用通
明清小冰期是中国气候的异常期,各种自然灾害频发.通过系统搜集、整理明清时期浙江沿海地区自然灾害历史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明清时期,随着时间推移,各种灾
安徽九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以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为特征.公园位于青阳-九华山复式岩体中部,其中九华山岩体构成了公园的主体部分.本文对九华山岩体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
虎栈铜矿是庐枞盆地典型的脉状铜矿床之一,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近东西向矿脉石英-硫化物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以富液相气液两相为主,成矿温度为120~240℃,盐度为5.41~22.69wt%Na
四川盆地油气分布与古隆起有密切关系.川西地区多口探井在金马-鸭子河隆起带及新场隆起带的雷顶大型不整合面风化壳获得重大油气突破,初步展现出川西坳陷存在"雷顶大型油气藏
XRD矿物分析表明,从Juan de Fuca洋脊Main Endeavour热液场采集的CAP活动烟囱内、外层样品都以硬石膏为主;而在Milli-Q不活动烟囱体中,中间层和里层以闪锌矿和黄铁矿为主,含
皖南城安岩体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隆起带内.本文通过分析城安岩体正长花岗岩中正长石、更长石、黑云母等矿物含量,计算出正长花岗岩形成的温压条件,并简要探讨其岩浆物质
本文采用模拟实验与实际地质样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残留烃在高演化阶段生气潜力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并取得了以下认识:①烃源岩在高成熟阶段,残留烃的组成以大量高碳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