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开创了心脏性碎死预防的新领域,临床应用正在不断扩大。现对皮下ICD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综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开创了心脏性碎死预防的新领域,临床应用正在不断扩大。现对皮下ICD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的临床应用已逾20年,大大改善了合并心脏不同步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降低心衰住院率和死
1958年,美国工程师厄尔·巴克(Earl Bakke)制造出了第一台体积、重量都较小,可以随身携带的心脏起搏器,让心脏起搏器迅速推广开来.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起搏器除具有
自1958年第一个完全经静脉心内膜永久起搏器植入以来,起搏器已经成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一线治疗手段.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创新,起搏器已经在导线植入技术、电极寿命以及设
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700万患者因心血管病死亡,其中心脏性猝死(SCD)占到25%.在美国每年有超过30万人死于SCD.中国的SCD发生率为41.84/10万,SCD的总死亡人数高达54.4万/年.SCD人
"器质性室性心动过速"是指在结构性心脏病患者所发生的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而"结构性心脏病"的诊断需要通过各种影像学手段和电生理检查证实瘢痕组织的存在.射频导管消融
遗传+环境+危险因素长期交互作用,导致WHO定义的多种慢性非传染性流行病剧增,2013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心脑血管病和肿瘤已占城乡居民疾病死因的首位(44.8%±22.4%),是许多
ICD的适当治疗是指ICD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的治疗.ICD的不适当治疗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①ICD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电风暴(electrical storm,ES)是一种致命的心律失常事件,临床上并不罕见.定义为24小时内发生≥3次独立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在植入ICD人群,ICD治疗不成功的持续性室性心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已经成为心源性猝死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标准治疗方式,通常ICD在植入后需要每3~6个月进行门诊随访.定期进
ICD的事件发作间期图(interval plot)用于查看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时间-频率关系,其横坐标为时间轴,一般以秒(s)为单位,纵坐标为ICD不同通道上感知的信号间期,一般以毫秒(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