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lN、AlTiN涂层与MoDTC摩擦改性剂协同作用研究

来源 :第七届全国青年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重庆市第二届汽车摩托车摩擦学材料先进技术与应用推进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3697313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工作研究了MoDTC浓度对TiAlN涂层和AlTiN涂层在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探讨了微观机制,结果发现:在PAO中加入适量MoDTC可显著降低TiAlN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在PAO中加入MoDTC对AlTiN涂层的摩擦系数影响较小,但加入适量MoDTC可降低AlTiN涂层的磨损;MoDTC分解形成含MoS2的摩擦反应膜是MoDTC改善两种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主导机制;TiAlN涂层与MoDTC协同作用更佳.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新形势下电子战技术的发展,着重研究了单站和多站分布压制干扰对预警机雷达空间探测范围的影响。通过绘制预警机雷达的三维探测范围,形象直观地评估和检验预警机雷达在压制环境下的工作效能,既有利于指导我方预警机作战,牢牢掌握战场制信息权;又有利于指导部队合理部署干扰设备,以达到对敌预警机的最优干扰效果,掩护我方航空兵部队顺利突防。
在电路课程学习中,不但要培养学生基本分析和计算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利用工具进行电路分析的能力。本文将以几个具体电路为例,分析了仿真分析软件在课堂教学引入、定理验证及电路分析计算过程中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仿真软件对电路的分析演示,可直观简便的表达电路分析的过程和结果,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不但提高了学生对电路分析方法的掌握,还提高了学生对仿真软件认识和程序编程的能力。实践表明,应用仿真软件开展课堂教
为配合我院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必须加强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以增强实验室的管理水平.通过阐述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内涵,以及实验室现阶段的情况,两者的对比及综合,提出符合我院情况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科学构想.对我院实验室的信息化改革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电类大课程体系中的五门课程都是理论性、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约为2∶1,而实验课又要求单人单位进行实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为了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实验课上选拔部分能力素质相对比较强的学员担任"小教员",在实验课上配合教员进行辅导工作,两年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电路分析基础是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同学们进入大学以来所学习的最接近于实际的一门学科。功率因数是决定发供电系统经济效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反映了系统中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分配。提高功率因数在现实生活中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本文选取了“功率因数”这一最接近实际的话题进行讨论,从一种贴近实际的角度出发,表述对功率因数的一些相关观点,学习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及方法。
普通的万能遥控器只能学习有载波的控制信号,但现实中有些经过特殊设计的控制信号是没有载波的,那对于这类控制信号而言,万能遥控器就了失去"万能"的作用,这里介绍一种新的学习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对有载波和无载波的控制信号进行分辨,然后再针对不同类型的控制信号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对有载波和无载波控制信号都可以进行学习的真正的"万能遥控器".
本文利用动电位极化测试分析304不锈钢以及在其表面沉积的Cr-DLC和DLC薄膜在0.1M、1M、5M HNO3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两种薄膜对304不锈钢在HNO3环境中都表现出良好的保护性,Cr-DLC薄膜在静态环境中由于微弱的钝化耐腐蚀性更好;其中在硝酸中形成的氧化膜会增加动态环境中表面的磨损,无活性元素的DLC薄膜在硝酸环境中表现出更好的耐腐蚀摩擦性能.
通过微弧氧化处理,可在铝合金表面形成一层几十微米甚至上百微米的陶瓷膜,这层原位陶瓷膜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结合强度大和耐腐蚀性好的特点,可大幅度地提高LY12铝合金的防腐性能、耐磨性能、使用寿命等一系列性能。在磷酸盐溶液体系中,使用自行研发的喷射式微弧氧化设备在LY12铝合金表面局部区域制备一层微弧氧化陶瓷膜,考察厚度、粗糙度以及恒压模式下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三维形貌仪、扫描电镜分析涂层的微
利用超声表面滚压技术对316L不锈钢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未处理样品和纳米化样品在PAO4和MoDTC润滑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表面纳米化明显提高了316L不锈钢的表面硬度,同时在表面产生了具有储油作用的微坑,因此在PAO4润滑下纳米化样品的减摩抗磨性能优于未处理样品;添加MoDTC后,未处理样品和纳米化样品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较PAO4润滑下明显降低,这是因为Mo
作为一类固体润滑材料,非晶碳基薄膜(a-C)在汽车发动机、工模具、航空航天等领域有极大应用.200℃以下的大气环境中,热力学驱动能不足以使a-C膜发生结构转变,因此a-C膜表现出优良的润滑耐磨性能.但高于200℃时,a-C膜将快速失效.如环境温度己达350℃左右的航空发动机齿轮和最高400℃的汽车发动机活塞部件,已不适宜采用传统a-C薄膜进行润滑.温度超过600℃时,a-C薄膜发生强烈热分解,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