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面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

来源 :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l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大高速公路是内蒙古自治区采用POT管理模式的建设项目。内蒙古干旱、昼夜温差大的特点给高速公路路面裂缝的防治造成较大的困难,对高速公路的施工与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铁十六局集团路桥公司会同监理单位和设计院共同研究,从含水量、水泥含量和原材料等内部原因进行分析试验,并从环境、气温以及人工处理等外部因素着手分析试验,以期找到较好的防治方法并为以后的施工做好准备。
其他文献
根据上海南浦大桥站~西藏南路站区间地铁旁通道开挖后地表沉降实测数据,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了注浆后地表顶升回落规律。得出,从注浆开始到注浆结束后,地表变形分为快速顶升、快速回落、稳定回落三个阶段,预测了地表最终沉降量。建立单次注浆结束初期的沉降~时间关系模型,运用伪线性回归法计算单次注浆顶升量。指出地铁隧道壁后注浆宜采用间歇方式,最佳的注浆时间间隔为10~12d;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均匀分布注浆
崇青隧洞是南水北调的控制性工程,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改为洞穿PCCP管后进行衬砌混凝土施工工艺,此项工艺在国内尚属首例。为探讨此施工工艺,为后续施工摸索经验,以第一仓衬砌混凝土浇筑进行工艺试验研究。本文主要介绍工艺试验研究内容和取得的试验成果。按照此施工工艺顺利完成的崇青隧洞双洞960m的衬砌混凝土浇筑任务,采用PCCP管做内模,不仅节约铜模台车做内模的施工成本,而且极大的缩短了原施工方案先期衬砌后
本文从水泥搅拌桩抗压性能大大优于抗弯性能出发,将支护型式设计成具有较好受压条件的圆拱型式,并利用灌注桩较好的抗剪抗弯性能将其作为反力支墩,使其组成一复合支护结构,从而大大节省支护工程量,降低成本,并阐述了其在华能岳阳电厂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四川武都水库坝址处于可溶岩地层,受构造控制和地下水溶蚀作用,区内岩溶极度发育。右岸K111溶蚀大厅从坝基底部斜穿23~25号坝段,洞内净空高度9~32m,在天然状态下围岩处于临界稳定状态。为确保洞内施工时洞顶及洞壁围岩的稳定,采取了有效的支护方案与安全监控技术手段。
通过对光照水电站导流洞永久堵头130m高水头下大流量高流速封堵灌浆进行技术攻关并实施成功,总结出了施工安全、速度快、质量可靠、造价低的技术方案,与将库水位降低来再处理的施工方案相比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本研究采用充填灌浆及孔口封闭灌浆工艺对东洱河水库和大河边水库工程地震后产生的裂缝进行处理,效果十分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经过充填灌浆处理后,裂缝内形成了坚实的连续有效的水泥黏土混合浆体,提高了坝体的密实度,增强了坝体抗变形的能力。指出,充填灌浆对地震裂缝处理,施工设施简单、操作容易,且经济效益显著。
本文介绍了某大厦场区的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针对该基坑工程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边坡支护方案,确保了基坑边坡稳定和邻近建筑物的安全,降低了基坑支护费用。施工中支护桩和锚杆成孔分别采用人工挖孔、干钻工艺,避免了因黄土湿陷对原有建筑物基础的不利影响。
曹娥江大闸基础工程在临时围堰形成的90万m2的基坑内施工,围堰内地表高程-2.5m,低于曹娥江和钱塘江水位,场地降水是保证基础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该工程选用明沟排水和轻型井点降水方案,按工艺设备对场地条件和降水的基本要求,分阶段布置降水井点,实现了安全经济的降水效果.
景洪水电站二期围堰自从2005年3月25日上、下游二期围堰闭气施工完成后,在基坑试抽排水过程中发现基坑渗水量(最大渗水量5696m3/h)远远超过投标文件计算量240m3/h,这不仅给基坑排水和后续工程施工造成极大的困难,而且严重威胁着围堰的渗透稳定安全。为此,对二期基坑渗流量进行了计算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抽排水措施。
强夯置换碎石墩加固地基原理是利用强大的冲击能将碎石打入软弱土层,形成碎石墩,将软土特别是淤泥挤到桩体之间的空隙,使土体与碎石构成复合地基,用以提高天然地基的承载力。本文介绍京沪高铁某段路基采用强夯置换法加固的现场试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