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自为与自觉:汉民族研究百年学术史回顾

来源 :中国民族学学会,中国社科院,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rd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民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汉民族研究也不是一步登天的.汉民族研究学术发展史,百余年来,经历了从自在转化自为,再转向自觉研究的三个阶段。提出:纵观自汉至清2000多年的历史,“汉人”之称作为汉民族的族称。虽源于汉帝国,但在历史长河的衍变中,经过历史的洗礼,早已与历代朝号无关,基本上成了汉民族族称的专有名词。而汉民族自为研究的突破来自“汉族西来说”,中国人种土著说的确立成为了汉民族自为研究的新拐向,20世纪50年代汉民族形成的讨论是自为研究的第一个高潮,汉民族研究意义的再认识是自为研究的第二个高潮。在汉民族自觉研究阶段中,要把握21世纪中华民族的认同。
其他文献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主要内容、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并以北京市计生行政工作为例,分析了《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执行的环境和特点,并通过对门头沟区的依法行政情况的资料及个案调查对北京市计生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思路。最终,在“大人口观”思想的协调统一下,阐述了以法律制度和配套政策为保障,不断探索计生执法工作新思路。
据中国《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4223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335亿人.在1.5亿多外出农民工中,生于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初的大约占到60%,总人数在1个亿以上.同时,出生于85年之后的“后80”青年工人已经成为所谓“新生代农民工”的绝对主力.同年6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专门召开新一代农民工代表座谈会,要求“政
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当前党与政府的基本目标与任务。本文试图从如何统筹协调各方利益为视角,讨论在新形势下社会和谐如何可能的问题。文章首先梳理了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社会主义与社会和谐本义及其关系,着重强调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承接关系,都以社会主义为宗旨,都以是社会和谐为鹄地。进而,本文还着力讨论了我国社会存在的若干主要“不和谐”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试图能就我国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献计献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社会问题的协调与管理不仅要依靠政府、企业的力量,还迫切需要各种非政府、非企业的第三方组织——非营利组织来解决。然而,当前中国的非营利组织首先需要克服制约自身发展的各种瓶颈,才能实现其职能要求与规模发展。本文通过对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及其自身管理的调查,归纳分析了制约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专业技能水平不足、缺乏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澳门旨在提高残疾人福利慈善事业历史久远,回归之后,特区政府更在多方面努力,使复康政策不断走向完善.澳门社工局这些年一直努力推行并不断改进复康政策,包括资金的投放,促进残障人士社会共融的文化活动、保障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法规等等.但是根据一些残障人士以及NGO组织的反馈,政府复康政策还有不少需要改进之处,比如社会福利资源分配不均,针对一些残障人士的复康服务比较单一,而且缺少动态监测以及跟进治疗.本文思考
VaR的发展就在于不断寻求解决风险测度的真实性、克服或降低计算风险的方法.本文在揭示Delta-Gamma非线性模型计算VaR正态假设局限性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典转换函数.Delta-Gamma-Johnson转换函数以及基于Delta-Gamma-Cornish-Fisher扩展方法构造的转换函数的梳理,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考察了我国证券市场VaR的估值问题.实证结果表明,Delta-Gamma-Jo
藏羌彝走廊概念提出,深化了中国西部多个少数民族历史存在的本相与内涵,本文在这个新视角下,集中研讨空间生态文化的美的意蕴。藏羌彝处在一个地理、气候、地貌共有的空间,创造了同而存异的物质空间、非物质空间的生态文化,在相对历史发展中,各自守候空间文化的生态美发展,同时创造、生成彼此亲和、互补的美的文化生态,守候与亲和,是藏羌彝走廊文化生态美的境界与生态机理。
UGBs(Urban Growth Boundaries)对于规范都市发展的效果并无定论,本文从财产权观点解释了理论上与概念上为什么UGBs会导致而非抑制都市蔓延,利用台北市信义区的案例,近一步解释UGBs的政策效率.不同以前所预测的,信义区的两次规划时期(1945-1991)的都市扩张,并没有充分证据显示发生在UGBs之外.但人们仍认为一个成功的土地控制手段应该考虑开发商的行为与反应以抑止都市蔓
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聚集全球资源,影响全球发展.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城市的发展模式与演变经验,对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提供了有益借鉴.北京的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快速发展,但在综合城市经济实力、国际集散能力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北京要加快实施世界城市战略,推进区域协同化、城市生态化、产业高端化发展.
在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区域环境资源结构,区域环境资源结构变迁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体系中,与城市化、工业化相伴随的滇池流域人口数量剧增、人口社会分化强烈影响水环境空间结构变迁。以水环境恶化、水资源枯竭为表征的滇池流域空间结构变迁,反映出人类中心主义极度膨胀下出现的代内及代际关系失衡,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构成的严重阻碍。同时,以水资源保护,水生态恢复为特点的滇池治理,揭示着人对水环境恶化的反思及人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