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结晶器瞬态摩擦阻力测试与分析

来源 :第八届全国连铸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ERY6805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铸坯与结晶器间良好稳定的润滑条件是保证铸坯表面质量和进一步提高拉速的前提,结晶器摩擦力是可描述二者问相互力学作用的重要参数。本文基于宝钢板坯连铸试验平台,对瞬态结晶器摩擦力进行了检测实验研究。在检测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摩擦力的周期变化行为,探讨了负滑脱时间等参数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拉速变化过程中相关参数的变化趋势。本研究为开发热力联合检测的结晶器专家系统提供了实验基础与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通过数值模拟对矩形电磁软接触结晶器进行了设计。讨论了矩形电磁软接触结晶器内磁场分布,并且采用低熔点Sn-32wt%Pb-S2wt%Bi合金作为钢液的模拟介质实验研究了弯月面的热行为,采用拉坯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电源功率的增加,结晶器内磁感应强度增大,弯月面高度增大,同时波动加剧。在相同的输入功率的情况下,频率越高,磁感应强度越小,对应的弯月面高度越小。当电源频率增大时,应该同时适当的提高电
连铸电磁搅拌能有效地改善连铸坯内部的组织结构,减少中心偏析及中心缩孔,大大增加等轴晶率。已成为连铸、特别是品种钢连铸必不可少的一种工艺手段。连铸电磁搅拌的实质在于借助电磁力的作用来强化铸坯中末凝固钢液的运动,从而改变钢水凝固过程中的流动,传热和迁移过程,达到改善铸坯质量的目的。凝固末端电磁挽拌期的4种不同类型的组合中,以环形铁芯锅曾绕组为最佳组合.具有运行安全汤电流小,使用寿命长;陇场均匀,磁密大
本文对涟钢CSP生产线保护渣的使用现状及其对操作和铸坯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保护渣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并指出了保护渣的改进措施。
本文对采用电磁搅拌工艺前后连铸坯和线材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以SWRCH35K为代表的中碳钢在采用电磁搅拌工艺后,连铸坯的质量有明显提高,中心等轴晶扩大,中心碳偏析指数从1.1下降到1.04,线材的晶粒度从原来的9.6提高到10.3,抗拉强度提高约9MPa,洛氏硬度提高5.6,而线材的伸长率与面缩率都有所下降。
本文阐述了一个基于比色原理的红外连续测温系统的工业试验成果。对常用红外连续测温装置的测量原理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报告了陶瓷基高导温测温管的耐侵蚀实验、抗热震实验,以及冷却气体温度、压力、流量对测温枪冷却效果的影响。并对该系统在工业实验过程中的测量准确性、稳定性、设备可靠性以及温度的响应时间进行了分析。通过铂一铂铑热电偶测温对比试验,分析了热电偶测温和基于比色原理的红外钢水连续测温系统的优劣。
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宝钢近年来在炼钢、连铸控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情况。主要涉及宝钢研究院自动化所等单位在复杂控制策略(模型)方面的工作,覆盖了多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各层面,如基础自动控制、过程控制和生产计划等。
结合新余板坯动态轻压下连铸机设备和工艺的特点与要求,采用射钉法测量不同工艺条件下铸坯的凝固壳厚度,并将测量结果与国外热跟踪模型和北科大开发的板坯连铸二冷优化配水模型进行了综合验证。结果表明,在设备与喷淋状态保证的前提下,模型精度可以满足轻压下工艺过程控制的要求。
本文对前面得到的应力模型采用了有限元法进行求解,得到了方坯凝固过程中二冷段的应力应变分布。由于方坯是一个热弹塑性复杂问题,并且由于边界条件的复杂性和材料性能的非线性,要对应力应变进行直接求解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只能采用数值法求解。而有限元数值法是随着用计算机进行结构力学的矩阵算法发展起来的,目前在结构力学的计算领域已或广泛成功,因此本文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应力模型的求解。
应用“射钉法”测试了攀钢2大方坯连铸典型钢种在工作拉速下凝固末端附近的凝固坯壳厚度,获得了凝固坯壳厚度、凝固末端位置与连铸拉速和冷却强度的关系,为优化连铸工艺,控制连铸坯凝固终点位置和制定合理的轻压下工艺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文在介绍济钢第一炼钢厂3#铸机非正弦振动改造的基础理论、实践应用、使用效果和存在问题的同时,给出了非正弦振动的基本振动表达式和波型特点,并且对非正弦振动与正弦振动的优缺点做了对比,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非正弦振动形式提供了实践基础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