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曲病病原菌(Ustilaginoidea virens)群体遗传结构的初析

来源 :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obo59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初步分析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的群体遗传结构.从1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32个扩增带型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对不同年份采自辽宁、云南、湖北和浙江等水稻种植区的56个菌株进行扩增.32个引物仅扩增出125条带,绝大多数引物对不同年度采自不同稻区90%的菌株扩增的DNA谱型相同.根据扩增DNA片段的多态性,从空间分布来看,来源于北方、长江流域和南方的菌株难以划分出明显的地理宗谱;不同年度的菌株DNA多态性也无明显的差异.上述结果一方面表明稻曲病菌的遗传稳定,同时也初步显示寄主选择(寄主的基因型及其时空分布)对稻曲变异影响较小,这一推断为抗稻曲病育种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品种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本文首先介绍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探讨了现阶段省级农业科学院在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了在新品种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是保护育种单位或者个人对其完成的授权品种,维护育种单位自身利益的一项基本制度。本文概述了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探讨了现阶段在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继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品种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1.作用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及其对科技创新的要求。3.科技创新
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农业的产业革命,把农业提升为可以提供出与工业相媲美的农业生产率的一个现代化的生产部门,就可奠定农民收入增长的坚实基础,最终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目前国内甘薯主栽品种的干物率偏低,这是长期片面重视高产品种选育及缺乏高淀粉品种资源造成的.这种状况已严重地影响了种植及加工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迫切需要干产水平高的品种.十几年来已有大批的高干率种质材料从国际马铃薯中心引入国内,一些突出的品系已分发给一些育种单位利用.针对高干物率育种,我们采取了扩大遗传基础、建立开放授粉集团、广泛采用高干率亲本、改进鉴定及评价方法等手段来提高高淀粉品系的入
广西是全国马铃薯冬种生产区域,但本地优良品种缺乏.本研究从广西区外引进15个马铃薯新品种,以广西地方马铃薯品种思薯1号为对照,在南宁进行冬种马铃薯品种比较和种植密度二个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中甸红、合作-88、大西洋、会-2、东农303、中薯3号和郑薯5号等7个品种产量均比对照品种增产显著,表明这7个品种可以在广西马铃薯冬种地区推广种植;会-2、中甸红和东农303等品种以4400株/666.7
会议
利用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IL)和Asominori/IR24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及其分子连锁图谱,对粒长、粒宽、长宽比、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和透明度等7个稻米外观品质进行了QTL分析.定位结果表明,不同群体中外观品质的QTL大多不同,但也有一些QTL位于相同的染色体区间.BIL群体第3染色体G332~C80区间上粒宽和长宽比Q
本文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西南地区目前在生产上使用或即将推广使用的65份玉米杂交种进行了研究,从96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2对具有较高多态性的SSR引物,选用其中的7对引物组合可区分开所研究的65个材料.并开发了一套应用软件,将每个材料的SSR-DNA指纹转换为计算机指纹,由计算机辅助进行种子鉴定.通过实践应用验证,利用该技术体系鉴定杂交玉米种子是可行的.
各种虫害是造成玉米产量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种质资源中的抗虫性进行抗虫育种是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途径.近年来,通过应用分子标记技术(特别是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技术)对几种主要害虫(包括欧洲玉米螟、西南玉米螟、甘蔗螟和穗蠕虫等)的抗性进行了基因作图和标记,并结合候选基因途径对抗虫性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对该领域目前的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