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联合口服氨基葡萄糖片治疗早期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p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联合口服氨基葡萄糖片在治疗早期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13年8月住院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72例,共分为两组,A组82例为仅行关节镜清理并软骨缺损行微骨折手术,B组90例为行微骨折手术并给予氨基葡萄糖片口服,每天两次,每个疗程两月,停药1月,每年2~3个疗程,持续2年,术后门诊随访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Lequesne指数评分,比较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拍摄膝关节X线正侧位片,观察关节面边缘骨赘形成情况、关节间隙情况,评估 Kellgren-Lawrence分级。
其他文献
Purpose: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combined use of tranexamic acid (TXA) with the intravenous (IV) or local use alone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
目的:对于多节段脊柱退行性疾病使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时,其强度较差。在既往研究中发现,如果单侧椎弓根螺钉合并使用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TLFS)时,固定强度明显升高。但是由于使用旁正中入路时对侧关节突螺钉置入技术较为复杂,在术中电透下置入精度不高,也与操作者的经验有密切的关系。
目的 评价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冲洗、局部化疗治疗高龄脊柱结核脓肿患者及无手术条件患者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共有21例年龄大于70岁或因种种客观原因不能开放手术的活动期脊柱结核合并椎旁脓肿患者, 其中累及2个椎体者11 例,3个椎体者7例,4个以上椎体者3例。
目的 系统评价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髌骨翻转与非髌骨翻转对患者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康复及术后膝关节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全面搜索国内外关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翻转和非髌骨翻转的随机对照研究资料, 按照既定的纳入、排除标准, 核定检出符合评价标准的文献。对于检索得到的文献,再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和相关数据的提取。
目的:盘状半月板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内结构异常,因其失去了正常半月板的楔形填充作用,造成膝关节解剖、功能紊乱并容易产生运动损伤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延迟治疗及不合理的治疗方式易导致远期患者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本文对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病因、损伤机制及治疗现状作一概述。
Background/Aims: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have the ability to differentiate into multilineage cells such as osteoblasts,chondrocytes,and cardiomyocytes.
Introduction:In order to decrease the blood loss and transfusion requirement, tranexamic acid (TXA) has attracted the publics attention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目的:对手、腕部骨性手术进行腕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对我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10月间接受微创治疗的59例手、腕部骨性损伤及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舟骨骨折14例,腕骨坏死6例,腕创伤性关节炎4例,桡骨远端骨折累积关节面3例,尺骨撞击综合征17例,骨肿瘤5例。
目的:评估3D个性化打印支具在腕和踝韧带损伤应用的优缺点及其应用前景。方法:选取非负重和负重支具二种典型的部位腕关节韧带损伤和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所需前臂支具和小腿U形支具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联合骨水泥重建椎体前后柱治疗伴有神经损伤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自2006年5月-2010年5月采用后路切开椎板减压联合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骨水泥灌注重建椎体前后柱治疗伴有神经损伤的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21例;平均随访14±1.5月(8-18月);评估手术前后患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椎体高度变化、局部后凸角度、VS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