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益肾清利颗粒对慢性肾炎炎症因子干预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机 构】
:
南京中医药大学三附院
【出 处】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六次肾病分会学术交流会议
【发表日期】
:
2013年7期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加味薯蓣丸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预防组、加味薯蓣丸组、尿毒清组五组,除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外,余用腺嘌呤250mg/Kg/d连续灌胃21天制作大鼠CRF模型,(预防组同时给予加味薯蓣丸预防性治疗),造模结束后,处死预防组大鼠,并检测其血清B
目的:探讨芪地合剂对于对高糖环境下LPS刺激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MMP-2、MMP-9mRNA表达的影响,为其治疗DN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置于37℃、5%CO2细胞培养箱内传代培养.待其生长至第3代时,根据实验需要分为7组:(1)空白组;(2)高糖组;(3)高糖+LPS组;(4)苯那普利组;(5)芪地合剂中剂量组.于实验前用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各组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尿小管标记物在预测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血清肌酐<106μmol/l的糖尿病患者92例,根据患者尿白蛋白/肌酐(ACR)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测定尿小管标记物(尿NAG酶、尿RBP和尿CysC)的水平.结果:尿NAG酶、尿RBP和尿CysC在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NAG酶和尿RBP呈正相关(r=
目的:以自发性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OLETF大鼠为研究对象,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比较了糖肾方作用OLETF大鼠肾皮质蛋白表达的差异,从蛋白质水平探讨了糖肾方对糖尿病肾病肾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OLETF大鼠分为模型组和糖肾方组,以不发病的LETO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在36周龄和56周龄两个时间点分别取材,分离肾皮质,分别提取可溶和难溶蛋白.获得蛋白样品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点,经MALDI
通过拆方研究方法,观察威草胶囊方中健脾补肾药和祛湿活血药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功能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尿酸盐阴离子交换器(URAT1)表达的影响,探讨威草胶囊方中不同组分降血尿酸、保护肾功能的具体机制,为临床使用威草胶囊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威草胶囊及其各组分健脾补肾药和祛湿活血药均可降低尿酸性肾病大鼠的血BUN、Scr、UA水平,改善肾功能.其中健脾补肾药与祛湿活血药合用具有协同作用.威草胶囊及其各组
温阳益气法在中医药治疗肾间质纤维化(RIF)中的作用得到广泛关注.作为其代表性经方——芪附汤(《魏氏家藏》),其相关药理机制不甚清楚.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是RIF形成的重要机制.在肾小管EMT过程中,上皮型黏钙蛋白(E-cadherin)表达下调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高表达是其标志性特征,并且,致纤维化因子可以启动多条信号通路而诱导RIF形成.其中,细胞外调节激酶(ERK
目的:探讨通络保肾复方对肾小球足细胞增殖及肾小球足细胞表达nephrin的影响.方法:将5%含药血清培养基加入体外培养的肾小球足细胞,分别于脂多糖(LPS)刺激肾小球足细胞12h、24h、36h、48h后,MTT方法检测各组肾小球足细胞的增殖情况,以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LPS刺激36 h时肾小球足细胞nephrin的表达.结果.LPS刺激12h后肾小球足细胞开始增殖,36h达到高峰,
目的 观察广西地区慢性肾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并探讨其与尿蛋白、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对140例慢性肾炎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期、中医主证和标证型进行统计描述,其中本虚证主要证型为:脾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等;标实证主要证型有湿热证、血瘀证、外感证、湿浊证等,检测患者的尿蛋白、肾功能(BUN、Scr),并初步探讨中医证型与这些实验检查指标的关系.结果 140例慢性肾炎患者中,脾肾
会议
目的:降低蛋白尿是保护肾脏重要治疗目标,本研究旨在观察益气补肾方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治疗慢性肾炎(CGN)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益气补肾方加替米沙坦1次/d,40mg/次,口服治疗.用法:6g口服3次/日 对照组:替米沙坦:1次/d,40mg/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血浆白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及中医症侯积分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