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早期疗效与脑血管再通及再灌注关系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iwer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早期疗效与脑血管再通及再灌注关系研究.方法:回顾分析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根据患者溶栓后24小时多模核磁(包括DWI、PWI、MRA及FLAIR)影像扫描,溶栓后早期有效定义为24小时NIHSS评分下降>3分或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完全消失,并据此将患者分为溶栓后早期有效和无效组.3个月预后良好定义为mRS<2分.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比较两组各临床数据的差异.结果 24小时血管再通与组织再灌注明显相关.再通和再灌注是临床疗效的可靠指标.结论:再灌注提示临床疗效,独立于再通;而再通所产生的临床作用是通过再灌注实现的.
其他文献
目的 很多疾病,包括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有极大的不同,有可能是这种差异的合理解释之一.糖尿病教育是强化血糖控制的有效方式.在本研究中,我们假设个体化的心理关怀治疗方式将影响不同性别的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
会议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我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31日住院糖尿病并糖尿病足患者89例,男40例,女49例,年龄在32岁~78岁.根据Wagner分级:Ⅰ级25例,表面溃疡无感染;Ⅱ级41例,较深溃疡合并软组织感染;Ⅲ级15例,深部溃疡伴软组织脓肿;Ⅳ级8例,局限性坏疽.
会议
目的:探讨急性双目失明与脑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分折2例以急性双目失明为首发症状的脑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头部MRI资料.结果:患者均于安静状况下急起双目失明、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射消失,几小时后出现脑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头部MRI示双侧大脑枕叶、小脑及基底节后部广泛分布的异常信号.结论:TOBS可以急性双目失明、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射消失为首发症状.
会议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为本药品今后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8~12周龄的SD雄性大鼠75只,随机分成3组,即为假手术组(Sham组)、阴性对照组(NS组)、干预组(CIT组),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模型.
会议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危险因素;研究阿司匹林抵抗(AR)与PIS的关系.方法:①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6月到2012年10月住院的11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发病72小时之内入院,根据病情进展情况将其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其中进展组48例,非进展组68例.
会议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凤阳街社区人群脑血管疾病(CVD)的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水平(KAB)的现状,为以后社区脑血管病的健康教育及防治工作提供指导.方法: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采用横断面调查,利用根据慢性病危险因素阶梯式监测(STEPS)问卷修订的调查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及Kish Grid表法,对广州市海珠区凤阳街社区18-65岁人群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水平进行抽样调查.
会议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血管内支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安全性和并发症.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01月~2012年8月中61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并对其中106例血管内支架术进行综合评价.
会议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尤瑞克林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脑干梗死120例,用脑卒中评分(NIHSS)量表评定临床神经功能缺损,临床总有效率等指标,分析其与同期未应用尤瑞克林治疗的对照组之间临床疗效的差异.
会议
患者男性,66岁,因"头晕、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3天"于2013-2-2 21:14入院.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言语不清,说话减少,与人交流少,同时伴有右侧肢体无力,行走不稳,伴有头晕、右手持物不稳.既往有"糖尿病"病史4-5年,口服达美康1#,bidac.平时未监测血糖.吸烟40余年,平均1.5包/天,少量饮酒.入院查体:T36.5℃,P80次/分,R18次/分,BP右侧140/81mm
会议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8月-2013年2月我科住院的12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62.2±8.7岁.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所有病例均为发病24小时内入院患者,且均经头颅MRI证实诊断.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