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杆菌介导rolC基因转化葡萄砧木'5BB'的研究

来源 :2007年全国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果树上应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guoping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葡萄砧木5BB离体叶柄为试材,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矮化rolC基因,利用共培养后GUS组织化学染色以及叶柄的再生率分析探讨了农杆菌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外植体预培养时间、卡那霉素选择压以及头孢霉素浓度等影响转化效率的各种因素,优化了5BB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农杆菌侵染4min,共培养2d,预培养3d,卡那霉素选择压2.5mg/L,头胞霉素浓度250mg/L时可获得40%的GUS瞬时表达率,抗性苗经PCR检测,初步断定rolC基因已经整合进入5BB两个株系的基因组中。
其他文献
对红茶拼配加工各工艺步骤中的大肠杆菌和霉菌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烘干过程对茶叶中的霉菌有较明显的杀菌控制作用,输料平园、吸风输料、拼配和过夜存放对茶叶中的霉菌数都有显著影响。吸风输料及旋风分离过程可除去部分霉菌,但存在污染大肠杆菌的风险。探讨了拼配过程中的霉菌数和的变化的原因。
本研究在8个不同贮藏时期的普洱茶中鉴定出黑曲霉、产黄青霉、根霉、木霉、灰绿曲霉、酵母、芽孢杆菌、无芽孢杆菌、球菌、乳酸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类群。
黄旦、铁观音和本山茶园覆盖遮荫试验的结果表明:遮荫可以显著提高夏、暑乌龙茶的品质,明显降低酚氨比值,优化儿茶素组分和香气组分。遮荫度为30%、45%和60%3个处理的夏、暑乌龙茶品质得分均极显著高于不遮荫对照处理,而遮荫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遮荫后夏、暑乌龙茶鲜叶的茶多酚总量、儿茶素和EGC的含量分别下降了2.59%~19.53%和8.62%~11.05%、2.14%~13.63%和3.
采用云南大叶种为外植体材料,诱导愈伤组织。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茶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MS和B5培养基只在愈伤组织形成前期有差异,B5培养基的诱导效果较好,但一周后无明显差异;外植体中,以种子诱导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可达80%以上;春季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高于秋季;与暗培养相比,光照12小时可明显减少褐化,但长期光照抑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生长,愈伤组织较致密,而暗条件下的愈伤组织较松散,适合
本文运用溶液培养方法对福鼎大白茶和槠叶齐茶树进行加锰处理,结果表明,短时间低浓度加锰有利于茶叶产量提高,长期加锰处理,福鼎茶树会表现出锰胁迫,采叶量显著降低,而槠叶齐表现不明现,采叶量变化不大。茶叶中锰含量在处理初期(50d)和处理后期(176d),槠叶齐叶片锰含量总体较福鼎高,而福鼎在处理中期(143d)时,除对照外,其他处理叶片锰含量均高于槠叶齐。
从中国茶树育种的骨干亲本及其系谱分析表明:以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茶遗传基础为核心的衍生品种,分别占全国育成品种总数的19.7%和43.9%,以铁观音和黄棪遗传基础为核心的衍生品种,占全国和省级乌龙茶新品种总数的52.6%,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茶是我国茶树育种的骨干亲本,铁观音和黄棪是乌龙茶类茶树育种的骨干亲本。日本自1970年育成金谷绿以后,以薮北遗传基础为核心的衍生品种占日本国育成品种总数的87
对同是祁门槠叶种、同为毛峰茶加工工艺的安徽郎溪茶与山东崂山茶、胶南茶、日照茶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水溶性碳水化合物、芳香物质等茶叶有效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并对茶叶品质进行感官审评比较,以探讨南茶北移后茶叶品质的变化,为山东茶业发展及不同产地茶叶品质鉴别提供参考。
本文研制一种武夷岩茶做青智能控制系统,应用结果表明,智能做青控制系统运行正常,智能做青与人工做青相比,毛茶品质相近。智能做青具有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岩茶品质稳定性,以便实现岩茶标准化、智能化生产,应用前景广阔。
本研究利用抗梨黑星病品种新苹梨为母本,感梨黑星病品种雪花梨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对其杂交后代进行了田间自然感病和棚内接种梨黑星病(Venturia nashicola Tanak etYamamota)病菌后的抗性调查,并进行了AFLP分子标记的研究,建立了用于梨AFLP的分子标记体系,基本找到了与梨黑星病抗性基因相关的分子标记,为最终掌握梨黑星病抗性遗传规律,梨黑星病抗性育种早期选择提供了理论依
黄皮、甜橙和枳壳同属芸香科植物。本文基于甜橙和枳壳LFY同源基因序列,设计一对21bp的引物,利用PCR技术从黄皮中扩增出一条约2300bp的DNA片段.将该DNA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然后测序。结果表明,该DNA片段长2346bp,包含LFY基因完整的编码序列,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3个外显子构成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397个氨基酸。进一步研究发现,无核黄皮LFY全长基因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