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c和fcc结构FeSi合金弹性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ter1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对月球的组成越来越关注,认为月核可能主要由bcc和fcc结构的Fe和轻元素(Si、C、S、H)组成.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计算了0~10GPa压力范围内bcc和fcc结构纯Fe及Fe-Si合金(3%Si和6%Si)的弹性性质.3%,6% Si的加入导致bcc-Fe 2.11%~5.54%密度下降,导致fcc-Fe 3.77%~7. 58%的密度下降;Si的加入也极大的影响了bcc和fcc结构的弹性常数,尤其使得bcc-Fe的C44增加了14.05%-30.65% , fcc-Fe的C33、C44分别降低了3.06%-7.46%,6.22%-18.40%;基于Vp-ρ、Vs-ρ关系图发现,Si降低了bcc结构的纵波波速和剪切波速、fcc结构的剪切波速,但对fcc结构的纵波波速影响不大;且在相同密度下fcc-Fe与fcc-Fe-Si合金有相同的剪切波速;Si的掺杂也极大的增加了bcc-Fe和fcc-Fe的纵波波速和剪切波劈裂的各向异性,bcc-Fe-Si合金各向异性对Si含量敏感,但fcc-Fe-Si合金则不敏感。
其他文献
榍石(CaTiSiO5)作为副矿物广泛存在于岩浆岩、变质岩,热液成因岩石以及少量沉积岩中.不同榴辉岩样品给出了非常一致的年龄值,表明檐石的形成时代为约300 Ma,暗示西南天山榴辉岩在抬升早期经历了较快速的折返。至于区域上存在的三叠纪年龄则表明,榴辉岩在经历了一段快速抬升之后,进人了非常缓慢的折返阶段,表现出两阶段折返模式。
华南板块由扬子板块和华夏地块组成,它们在新元古代早期通过碰撞作用聚合在一起并形成江南造山带.在华夏地块发现的最古老岩石为出露于浙西南八都群内的一些遭受到后期改造的变质变形花岗岩体,已发表的数据显示他们中的大部分都遭受了印支期的强烈改造,上交点年龄主要集中在17.5~20.5 Ga之间,下交点年龄为170~340 Ma,研究总结发现,其原岩(A型花岗闪长岩/闪长岩)在1. 85 Ca左右形成于Col
印度和欧亚板块在新生代的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造山带.位于造山带核部的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为印度大陆地壳俯冲、高级变质、部分熔融后折返到地表的物质,记录了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历史.但是这些高级变质岩和淡色花岗岩的成因还存在根本分歧.研究表明,源区浅色体具有与淡色花岗岩明显不同的化学成分,表明泥质麻粒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经历了结晶分异作用,源区浅色体是富斜长石的堆晶岩。
会议
研究区吉中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南缘,该区北部为松嫩-张广才岭地块,南部以开原-山城镇断裂与华北板块相接.根据沉积建造以及火成岩成因的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早古生代时期华北板块北缘处于岛弧环境,之后经过晚志留-泥盆纪的弧-陆碰撞作用,该岛弧地体增生到华北板块北缘.吉林中部地区辽源岩群中石缝组和椅山组的沉积物来源为华北板块及其北部大陆边缘。结合前人成果,认为华北板块北缘东段的古亚洲洋在早石炭世之后闭
东秦岭是中国最重要的钼矿产出地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钼矿成矿带,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邻接边缘以及它们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的东段,具有30多亿年的构造演化历史.不可否认,多数学者都认为东秦岭钥矿带的成岩和成矿与碰撞造山作用关系密切。然而,对于东秦岭成矿作用在碰撞造山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及地位,近年来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与认识。李诺等认为,秦岭地区在三叠纪非但没有碰撞结束,而且仍然延续晚古生代的沟
造山型金矿床由于其规模一般较大,品味较高,蕴藏巨大的经济价值,且占全球黄金产量的30%以上,因此备受矿床学家关注.造山型金矿床是西秦岭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主要分布于西秦岭金矿带北亚带的礼县 凤县 太白古生代盆地内,沿西秦岭北缘的礼县 山阳区域大断裂分布.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硫、铅、氢一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表明,李子园金矿床成矿流体主要为地壳岩石在变质变形过程中释放的变质流体,且有部分岩浆流体的参
东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南缘,区内构造线总体呈近东西向展布,由北向南依次发育昆北断裂、昆中断裂、昆南断裂三条区域性深大断裂.以昆中断裂带为界可分为昆北地体和昆南地体两部分.结合东昆仑东段温泉、郎木日榴辉岩峰期年龄分别为428±2 Ma和432±2 Ma,推断夏日哈木榴辉岩的峰期变质事件也发生在晚奥陶世-志留纪。因此,夏日哈木榴辉岩表明在晚奥陶世-志留纪东昆仑西段也发生过大陆边缘的深
2011年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首次在格尔木西部夏日哈木地区发现铜镍硫化物矿床,成为东昆仑成矿带中首次发现的铜镍硫化物矿床,镍储量已达超大型规模(镍金属量约107万吨),表明该区具有巨大的成矿潜力.尽管多位学者对夏日哈木的研究还存在不同的看法,通过对比石头坑德和夏日哈木镁铁-超镁铁岩岩体特征仍可以看出,石头坑德与夏日哈木在成矿时代、岩浆源区、构造背景、同化混染过程等特征是相似的,而在岩体的侵位顺
纳米金属铁(Nanophase Fe0)是指形成于太空风化过程并广泛分布于月球等无大气行星体(Air less planetary bodies)表层土壤中的纳米级单质金属铁颗粒.纳米金属铁通常被认为形成于微陨石轰击过程中的蒸发沉积作用以及太阳风粒子的溅射沉积作用.然而,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沉积作用并非是形成纳米金属铁的唯一原因,铁镁硅酸盐矿物的原位冲击还原作用可能是纳米金属铁的另一种非常重要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