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器液面波动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来源 :2015年炼钢品种、质量提升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引起结晶器液面波动的因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将结晶器液面波动由原来的±12mm控制到了现在的±3mm以内。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介绍了管线钢中氮的危害,结合管线钢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分析氮的来源、溶解和扩散机理,基于转炉冶炼、LF炉精炼、RH炉精炼、连铸等生产工艺特性,对不同工序钢水中氮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系统研究提高转炉吹炼命中率、改善造渣制度、强化出钢管理、全程底吹Ar控制,LF微正压操作,RH真空处理,连铸保护浇注等措施对降氮和控氮的影响,指出连铸坯氮含量偏高的主要原因。为管线钢冶炼的降氮和控氮,强化重点工艺环节的
由热力学数据计算了与MgS、MgO和镁蒸汽平衡的铁水中的硫和氧的活度。当Mg和CaO同时喷入铁水时,镁的脱硫能力会增大。分析了使用Mg和CaO作为脱硫剂对其反应速度的动力学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高脱硫效率的措施。
石钢公司3#连铸机从2002年建设后一直没有改造过,设备老化及部分先天不足致使其不能满足产品结构调整的质量需求和质量提升需求,经过2013年7月多项升级改造之后,铸坯质量得到了保证,高端钢种质量指标得到了提升。
通过按1∶4.6比例缩小的石钢转炉水模型,模拟研究了底吹供气强度、顶枪供气强度和顸枪枪位等参数对60吨转炉混匀时间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底吹供气强度是混匀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氧枪枪位及顶吹流量对混匀时间影响较小;底吹供气强度在0.06 Nm3/(min.t)~0.15 Nm3/(min.t)范围内,随着底吹供气强度增加熔池混匀时间迅速缩短,为建立合理的吹炼的工艺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不改变转炉托圈耳轴四个通道,同时又保证托圈、炉口的水冷效果的前提下,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使用最少的投资,将现有顶吹转炉增加底吹功能,从而实现了转炉顶底复吹冶炼工艺。
利用某钢厂中间包连续测温和感应加热技术,研究了整个浇次过程中中间包钢水的温降规律以及在生产GCr15过程中对温度控制的应用。研究表明:在开浇炉中期、第2、3炉末期,借助感应加热技术,可以使整个浇次GCr15的目标过热度控制在15-20℃范围内。
为了解决板坯内弧划伤、凹陷质量缺陷,铸机停浇冻坯生产事故,通过对扇形段辊子运行工况长时间跟踪研究,发现辊子转动灵活度下降、产生"死辊",并且在辊面上严重积渣,主要为保护渣和氧化铁皮,经过辊子与热坯挤压、高温烧结,形成一种硬度高于热坯的黑色复合矿物质,此种物质在扇形段辊子与热坯之间的存在,是造成质量缺陷及生产事故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