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质量测度及其空间分布研究

来源 :全国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席会,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r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基于"结构-功能"理念测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质量差异水平,并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为实现区域城镇化均衡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熵值法与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城镇化水平最高区域为南昌市区,最低区域为武宁县;(2)城市建成区城镇化质量整体水平较高,以多点状分布为核心;而县域城镇化质量整体较低,以面状圈层形式向外围逐级递减;(3)城镇化质量空间分布优化应因地制宜,城镇化高效与亚高效区应以提高城镇化结构功能为主,城镇化中效区与低效区应选择发展城镇结构与功能并举策略。研究结论:测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质量差异,对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以提高财政透明度为主题的财政变革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开展.2010年,中国政府将提高财政透明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本文选择了两个国内早期的财政转型试点城市——焦作和温岭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其在财政公开透明建设和路径预算改革上的各自特点,对中国未来的财政改革和财政透明建设的推广进行可行性探讨,并给出建议.从焦作的预算改革来看,尽管形成了 “四权分离”的预算体系,但这一创新做法在全国进行推广
专家参与预算绩效评价的方式被我国许多地方政府所采用,在这一评价活动中,专家的作用至关重要,但专家个人及群体出于理性与非理性的动机,均有与政府合谋并作出不合理评价的可能性.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合谋现象的出现,能够提高这种绩效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专家评价成为引导政府改进预算资金使用绩效、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手段,进而优化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在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评审专家个体受到理性与非理性的影
通过对中国混凝土输水管道产业相关专利进行比较和分析,识别出中国混凝土输水管道产业专利申请的技术热点和功效热点,进一步明确了不同细分领域的技术研发重点、研发趋势和技术功效情况,并从产业技术研发布局、产业发展方向、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支持措施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加速中国混凝土输水管道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在欧美贸易摩擦和欧盟对华"双反"的背景下,中国的光伏产品出口受限.将目光转向国内光伏发电行业是目前形势下继续发展光伏产业的必然选择.本文对欧美国家与中国的光伏发电补贴政策进行对比,发现中国现有补贴政策的不足并给出建议.中国政策规定不明确,可操作性差、权责不清,电力公司缺乏积极性、各地区各行业的企业和个人缺乏使用光伏电力的积极性、缺乏国家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光伏发电补贴政策需要简化光伏并网的审批和
检验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过程中形成的林农差别化的权利认知对林农产权安全感知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政策建议.计量经济模型.在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过程中,林农的权利认知对其产权安全感知具有显著影响并且对因土地调整和国家/村集体征收土地两种风险造成的产权安全感知影响不同,具体表现为:认为拥有更完整的林地抛荒权和流转权的林农预期未来林地更不可能被调整,但认为拥有完整砍伐权的林农则预期未来
本文从农户投入行为角度出发,以农户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大城市郊区不同区域农户土地投入行为差异及其影响机制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其行为差异及影响因素.采用农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农户家庭模型回归分析法,以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为例,大城市郊区农户由于受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不同(其实质是受社会经济政策环境压力不同),其土地投入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随着离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农户土地投入强度逐
目的:基于城镇化、耕地非农化与碳排放相关文献的梳理,构建基于地方政府土地行为视角的理论分析框架,以便为中国有效推动低碳城镇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文献法。结果:城镇化、耕地非农化与碳排放的关系显著;地方政府土地行为及其地区差异影响其关系。结论:通过利益分配结构的优化调整,三个维度的协同推进,两种配置手段的有效结合等措施,可优化地方政府土地行为,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实现低碳城镇化和耕
研究目的:对比分析农户生计分化不同群体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认知和防控行为,为政府部门针对不同群体农户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和数据统计。研究结果:总体上,兼业户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认知和防控行为优于纯农户。研究结论:兼业户在农药、化肥、农膜的选择,施用方面比纯农户更加注重环保,而纯农户更加关心的是自己种植的农产品的产量,并不那么关心农业的面源污染问题,但纯农户却是农业活动
研究目的:本文从县域城镇化发展视角出发,以湖南省邵东县为例,探讨其耕地利用及粮食安全问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与人民利益的基本保障,我国县域城镇化发展迅速,耕地面积呈现锐减趋势,粮食进口的大量增加预示着粮食安全危机,通过深入分析湖南省邵东县城镇化发展与耕地利用及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重视耕地的非农化、保护耕地质量、强化土地利用规划调控、加强农村居民点整理等方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评价"珠三角"九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明确各市城镇化发展薄弱环节,从而提出针对性建议,指导区域新型城镇化的良性发展。研究方法:本文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确定"珠三角"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得分,并采用对比研究法分析九市城镇化发展差异,明晰各市薄弱环节。研究结果:珠三角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地区差异明显,城镇化水平从高到低排序为深圳、珠海、广州、中山、东莞、肇庆、佛山、江门、肇庆。研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