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中应用机制设计理论的可中断负荷管理

来源 :第五届输配电技术国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BIN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机制设计理论提出了一种激励相容的可中断负荷管理合同模型,可引导用户自愿披露真实缺电成本信息,并实现电力资源的有效利用.该模型能考虑用户的最大可中断负荷限制,并能适用于负荷中断分配的不同优化目标,如电力公司利润最大或用户缺电成本最小等.采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的算例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基于卫星时间定位系统的出现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使保护继电器中的同步采样精度达到1μs以内.现在这些继电器能够提供同步相量测量功能,同时集成了保护、控制、系统分析和传统的保护功能,而过去需要多个不同的装置来实现这些功能.系统范围的应用与传统保护应用相比,具有不同的采样和信号处理需求,通常这些不同的需求由不同的装置来处理,每台装置具备各自特定的功能.本论文提出借助灵活的信号处理系统把上
建立了配电网抗灾变能力的分析评价体系,定义了不安全概率PD和风险系数KD反映配电网和电气设备的安全程度,抗灾变系数K反映了配电网的总体抗灾变性能力,它由网架抗灾变率H和配电网静态安全率R相乘构成,H反映配电网架的坚强性,R反映电气设备容量对配电网抗灾变性的限制.在规划中应用抗灾变性分析发现配电网的关键和薄弱环节以及"瓶颈",有针对性地对配电网进行改造.在运行中应用抗灾变性分析确保配电网安全运行.在
-能源、输电事业解除管制后,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为了优化变电站内部资产管理,需要利用具有微处理器技术的监视设备.得益于变电站通信协议领域的新进展,更加完善的第二代设备为监视增加了保护和控制能力,将成为进一步降低计划内维护开支的下一步措施.本文说明在同一系列的智能电子设备(IED)(CBWatch-x和BWatch3)的其它成功应用后,欧洲进行的新型开关设备智能控制装置第四版(SICU4)开发工作中
本文提出一种城市配电网优化分区的启发式方法,以街区为最小的负荷块,在选定核心街区的基础上,以各个分区的负荷最均匀为目标,以供电半径的限制为约束条件,通过将若干相邻街区合并和调整实现负荷优化分区.所得各个分区的负荷值相近,有利于减少备用容量.在各分区内采用最小生成树算法生成各自的辐射状配电网架,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优化规划,得到最终的网架规划结果
本文介绍了远程数字视频监控与图像识别技术及其应用现状,说明了一般的图像识别过程.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可对7段式数字、指针位置、开关位置、变压器油液面位置和弹簧储能指示位置进行识别,文章介绍了具体识别过程.指出远程数字视频监控与图像识别技术在变电站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本文描述了北京电力公司各种通信业务需求和发展的趋势,并根据公司通信传输网的实际情况,选择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技术,从网络结构、保护措施,网络同步,网络管理等方面论述了北京电力城域传输网的解决方案.
本文开发了电磁环网解环决策支持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磁环网解环方案的综合评判方法,构造了判断电磁环网解环方案优劣的指标,并且以北京电网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验证了该决策支持系统和指标的有效性.
本文将专家系统引入配电网的合环操作中,此专家系统根据电网结构参数和相关运行参数,可以在潮流计算前进行初步判断是否可以安全合环,如果专家系统暂时不能判断,它可以通过潮流计算得到准确的合环电流,而且在合环电流越限时,由推理机分析影响合环电流的各个因素,采取最方便而且最有效的调节措施,这些调节措施包括调节变压器分接头或电容器补偿容量等,以减小合环电流,并保存调整后合环电流不越限的调整方式,给运行人员提供
本文对宽带电力线通信(PLC)技术的三表(水表,电能表,燃气表)抄表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论述.文章对该抄表系统的系统组成、技术指标及主站软件的设计和功能作了详尽的描述.该系统在各个新建小区和写字楼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针对电力公司对客户信息的管理数据以及企业信用管理的要求,设计了一套符合实际管理需要的、评估电力客户信用的指标体系,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电力客户信用分析的判别模型,该模型经测试样本检验误判率低,适用于实际配电管理中电力客户信用类别的判断,从而为电力公司预知信用风险,并实施不同的信用管理对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