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级质谱技术高通量鉴定糖链分支结构

来源 :第三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20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糖链对蛋白质构象、分子识别、细胞增殖和分化等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因而糖链分支结构的准确鉴定对于功能糖组学具有重要的意义[1]。多级质谱技术可以对糖链碎片进行多级断裂,反映出碎片的不同层次的结构信息,因此成为糖链结构鉴定的一项重要技术[2,3]。目前,多级质谱技术鉴定糖链结构面临两个困难:一是如何准确且有效选择母离子碎片产生下级质谱谱图;二是如何通过众多的多级质谱图解析出糖链的分支结构[4]。
其他文献
  无机质谱,特别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是目前最好的元素含量和同位素分布测定工具之一。近年来,随着生物分子的
  Nativ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ion mobility-mass spectrometry(ESI/IM-MS)is emerging as a powerful technique for capturing ke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protein
  脂肪酸是生物体的能量物质,也是构成复杂脂质的基本组成单元。此外,不饱和脂肪酸在细胞信号转导、炎症等重要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近期的研究发现,在癌细胞和癌组织中,脂
  我们首先利用生物素化的(biotinylated)功能缺失的dcas9 系统加上能与我们所感兴趣位点能够形成特定结合的SgRNA,在原位去分离纯化我们感兴趣位点DNA 以及与这个位点有特
  富鸟嘌呤序列可形成各种G-四链体结构,这些特殊二级结构的形成和性质在许多重要的生命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人类成熟miRNA 的G-四链体研究报道很少,我们利用
  作为寻找未知小分子生物标志物必不可少的手段,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与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LC-MS/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具有全面性、无偏性的优势,能够提供海量的代谢物信息
会议
  酶切是一般基于质谱蛋白质组分析的关键步骤,但由于溶液酶切时间较长及在分析溶液的残留,固定化酶反应器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为此,我们通过1-芘丁酸与二硫化钼纳米片层之间
  针对生物、食品和环境等复杂样品痕量分析存在的样品前处理瓶颈问题,开展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金属有机骨架(MOFs)、微孔有机聚合物(MOP)以及羟基葫芦脲磁分离/微萃取
  在生物质谱的分析流程中,化学衍生是一种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手段。基于所选反应的选择性和衍生试剂所含基团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质,化学衍生可以实现在复杂混合物中对目标分子高